樂評︱麥浚龍謝安琪《the album》最終章 5首短歌成穿連故事關鍵

撰文:劉傳謙
出版:更新:

日前推出的大碟《the album and the end of it》,象徵著麥浚龍(Juno)和謝安琪(Kay)三年企劃的終結。雖然實體專輯開賣當日已告售罄,但數碼專輯仍能在各大串流平台收聽,樂迷可以透過網上看到文案、影像及歌曲,了解董折和浦銘心在《the album》的結局。

Juno話新批實體碟已經陸續上架,未買到嘅樂迷睇住以下圖輯先啦:

+54

音樂短篇當專輯插曲豐富故事

一分鐘音樂實驗用心良苦

除了董折到切爾諾貝爾後遇上輻射而死的結局外,樂迷都注意到專輯在流行音樂上的破格創作,除了長達8分17秒的《合唱歌》外,亦分別有5首長不足兩分鐘的作品,最短的只有1分13秒。這些歌曲在前半部分都以聲效交代背景,而真正有人聲的就剩下大約30秒。有不少網民在歌曲MV面世後留言,指聽得未夠盡興,希望團隊日後推出長約3分鐘的「完整版」。不過,記者將專輯按順序來聽,就發現製作團隊的挑戰歌曲只有約一分鐘的音樂實驗,實在是用心良苦。

有網民直言未夠喉,希望音樂短篇可以變成一首約3分鐘的歌。(麥浚龍YouTube截圖)

若然真正享受一張專輯,除了歌曲本身的質素外,亦應留意歌與歌之間如何貫穿。就如林家謙的專輯《MAJOR IN MINOR》,在歌與歌之間會出現純音樂插曲(interlude),樂迷要順序播放,才能明白製作者在專輯鋪排上的意思。

而在《the album and the end of it》中亦是同一道理,這5首長約一分鐘的音樂短篇,其實也算是插曲的一部分,既能貫穿不同作品,亦能透過歌詞及唱腔豐富整個故事。例如將《不歸》和《忐忑》分別放在《我在切爾諾貝爾 等你》前後,再看文案,就能將董折前往切爾諾貝爾的原因、計劃、旅程,甚至浦銘心到最後一刻不願前往切爾諾貝爾的心路歷程,完整地用音樂整合。

要徹底明白《我在切爾諾貝爾 等你》MV中的情節,就要明白《不歸》中所交代,董折到切爾諾貝爾的原因及計劃。(MV截圖)

旋律重複不宜重製長版

亦有人會覺得,製作團隊其實可以保留文案及聲效,將這5首歌製作成同等長度即可。不過,筆者聽著《忐忑》、《殊途》及《不老》3首歌,發現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沒錯,這三首歌旋律分別取自《想親你》、《盡處》和《我在切爾諾貝爾 等你》,既然絕大部分歌曲都以曾經出現的旋律組成,何必刻意製作長版,令整張專輯的旋律不停重複,失去可聽性?

至於這5首歌在編曲欄上沒有寫上名字,原來Juno沒有安排為這5首音樂短篇編曲,希望用最真實的旋律呈現一種耳邊說故事的感覺。或許將這5首歌獨立欣賞,樂迷一時間會覺得較難接受,不過將它們與其他作品一同欣賞,就會發現音樂短篇在專輯內的存在價值。

既然並非全新旋律,又有必要將音樂短篇製作成一首約3-4分鐘的流行作品嗎?(MV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