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必修課】痛苦與快樂可以並存:學會與悲傷相處

撰文:許芷婷
出版:更新:

你知道苦瓜有另一個名字,亦稱半生瓜嗎?寓意人到半生,才懂「吃苦」,把味道昇華為回甘。世界先進,好像越來越不能吃苦。生孩子可以剖腹、電影也有拍過失戀也妄想可以無痛。就讓我直接了當告訴你,沒有一種方式讓經歷不苦。但是,你有方法把苦調和,甚至享受,甚至愛上。

(《29+1》劇照)

痛苦的意義:啟動「保護機制」

(《the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劇照)

小孩呱呱落地第一件事就是哭,似是人生這回事就是苦。可是痛苦並不是沒意義,它使人成長。最簡單易明的是,如小孩子甚麼都不懂,不小心被火燙傷了就永遠都知道火是灼熱的,永遠不會再碰。這是一個身體的保護機制,痛覺讓我們遠離危險,保護自己。

我們都是這樣成長的,這「保護機制」放於心都是一樣。常與朋友感嘆道,談戀愛如何投入,對比起初戀,都好像丟失了甚麼似的。想了又想,大概無論有多喜愛、對方對自己有多好,也不能像以前一樣義無反顧,就是傷口癒合了也會有一道疤,隨了如「戰績」一般讓自己知道「捱過了」,也大刺刺的提醒你不能再「犯錯」,也不能把對方放得太大。這難免是有點唏噓,說不上是進步,但卻可保護自己,要知道失戀「老幾年」。「痛定思痛」後,不僅讓你變得更強,也讓你下次免受傷害。

痛苦與快樂可以是並存的過程,而不是相反

(《Inside Out》劇照)

你明白為何痛苦會存在,便可以嘗苦了。痛苦警剔我們要保護自己,但不是所有痛苦都要避開,有些經歷是必須的,反而應該學會「苦中作樂」,而非一味呷苦。很多人把成與敗、得與失放到對立位,其實並不。痛苦與快樂也不是相反的,可以是一個過程:痛苦過後便是快樂;亦可以是因果關係,因為明白了痛苦而懂得快樂。

痛苦與快樂的確可以並存,這樣說好像有點「離地」,那就拿運動來作例子。持續的有氧運動會令人肌肉酸痛和疲倦,使人繼續的原因卻是運動同樣使人腦分泌安多芬,產生快樂的感覺,減低疼痛。若這例子還不足夠,筆者就說說自己的經歷,相信你也必定從中可找到自己。

於過去兩年,一直都是半工讀,一邊當空姐,一邊讀書。縱然覺得「兩邊不是人」,因為沒有人「應該」要諒解你,「全職」同學們繼續即興開會,公司更是不用多說,還是要工作一定的時數。試過有一次要做功課,「一人團隊」拿著腳架、相機、收音器材等在街頭拍攝了一個下午,便直接回公司,通宵飛到印度,一到步便在酒店「剪片」,只因一回香港當天就要遞交。苦嗎?當然苦!我還在飛機上吐了起來,印度卻沒有清淡一點的食物。可是,把影片完成的一刻,我是快樂的。

痛苦讓你更強,捱過了便是「英雄」

(《空手道》劇照)

人生太多事情要追趕,活在太多的規則和別人的寄望下,又怎會不苦?我就認為,沒有人比自己更清楚每天面對的難題,我們都只需要做自己的「英雄」,跨越了「不可能的任務」便更強壯。

說起當英雄的「初體驗」,是小時候撞破了額角。兒時特別好動,在家跑來跑去,一頭撞向窗台,血流滿面,只管大哭。家人是如何駕車趕到醫院、我是如何在被推進手術室縫了三四針、我是如何康復,我已經完全忘了。疼痛是決不記得的了,只留下一小道疤痕在眉角,閒來還會跟同學我炫耀,覺得是自己的「戰績」。當然,長大後,嘗到了真正的「痛」,才知道那點痛根本不算甚麼。你哭不出來,只是一直抑鬱、哄你也不見得有用、不會有人可以「治癒」你,只是有關那道疤痕的意義,是一樣的。跌碰催人成長,你卻不一定要變得老練,而是沈澱成大智慧,成為一個更吸引的人。筆者還未夠「道行」愛上苦瓜,但至少學會了給一點耐性,與痛苦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