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登悉尼歌劇院的嗩吶家 劉雯雯盼改變嗩吶僅現紅白事的刻板印象

撰文:外灘
出版:更新:

剛給學生上完課,劉雯雯匆匆趕來外灘的墨音MOIN工作室。這是個包含錄音棚、排練室、演出廳等場所的多元化音樂項目空間。

第一眼看到她的時候,你很難把這個高個兒、皮膚白皙、聲音温温柔柔的姑娘和嗩吶聯繫在一起。然而,「中國第一位嗩吶博士」、「首個登上悉尼歌劇院的嗩吶演奏者」,是她為大眾所熟知的標籤。

中國首位嗩吶女博士,從民間到國際舞台,打破民樂傳統框架。(點擊放大瀏覽)▼▼▼

+10

在學習嗩吶的近30年裏,嗩吶給劉雯雯帶來榮譽,也帶來煩惱。為了改變人們對嗩吶「紅白事專業户」的刻板印象,她做了很多努力——去國際舞台演奏、探索跨界表演形式......如今,嗩吶在年輕人眼裏已逐漸變成一件「酷玩意兒」。這讓她欣喜。但這還不夠。她很希望有一天能像自己欣賞的鋼琴家王羽佳那樣,穿着非常現代的禮服,拿着酷炫的嗩吶上台,做一場完全自由的表演。

01 「這種自卑一直伴隨到我上大學」

初學嗩吶的時候,劉雯雯對這個樂器沒有好奇心,有一陣甚至還很排斥。她生在嗩吶世家,父親是小銅嗩吶的第7代傳人,母親是嗩吶咔戲的第12代傳人。這樣的家庭背景,別人覺得她是「天選」,在她自己看來,這是別無他選。其他小朋友學鋼琴,學跳舞,學各種感興趣的東西,劉雯雯的媽媽卻和她説: 「你的胎教音樂就是嗩吶,你就該吹嗩吶。」

初學時吹不好,聲音又響,劉雯雯自己不滿意,鄰居也不開心,三天兩頭找來吵架。「難聽」、「吵死」這些刺耳詞彙,貫穿她幼年的練習時光。沒辦法了,媽媽只能把她帶去室外練,去河邊、樹林、植物園,冬冷夏熱,蚊蟲肆虐。「我手這麼舉着吹,就看到很多蟲子落在上面,經常眼看着那個包就起來了,但媽媽在邊上,我是不敢動的。」練習條件艱苦是一方面,他人異樣的眼光更讓劉雯雯難以忍受。

六一、校慶之類的演出,本是孩子們才藝展示的平台,卻淪為她的童年噩夢。那時候,她最怕聽到班主任説:「劉雯雯,你上個嗩吶。」這種不自信一直伴隨到她上大學,「剛進大學,在我們嗩吶圈子裏還是自信的,但出了這個圈子,我還是覺得會被學其他樂器的人瞧不起。」她對所學樂器的認同感,比大部分人來得晚。傳統意義上的快樂童年,包括她在內的很多琴童都不曾擁有。只是除了枯燥的練習外,劉雯雯吃的苦,更多來自於家庭的壓力。

劉雯雯的父母培養她吹嗩吶,單純只是為了傳承這門藝術,一門不賺錢又吃苦的藝術。即使是現在,每次演出後,父母依然會給她「家訓」。有回她在國家大劇院演完一場重要音樂會,結束後大家準備去慶功宴放鬆,卻怎麼也找不到劉雯雯。後來才知道,她又被媽媽叫回酒店訓了。「她告訴我,你今晚這個動作還不夠好,那裏還可以吹好一點,教育了我兩個多小時。」父母的嚴格、傳承的使命,劉雯雯身上的擔子太重了。

同場加映:中國鋼琴家王羽佳一戰成名 踩5吋高跟鞋演奏4個半鐘 指揮也拜服(點擊放大瀏覽)▼▼▼

+19

02 從民間到國際舞台 她看到嗩吶的可能性

嗩吶帶給劉雯雯的壓力,從兒時的學習階段,一直持續到臨近畢業。上海音樂學院碩士的她,找不到工作。父母也開始反思,一門心思讓她從小學這個,別的都不讓碰,是不是把路走窄了。直到2017年,《百鳥朝鳳》讓她看到了轉機。

讀研期間,劉雯雯在一次錄音時結識了譚盾,被邀請參與管絃樂隊改編版《百鳥朝鳳》的世界巡演。26歲登上國際舞台,還是在悉尼歌劇院,劉雯雯起初很緊張,光是在大紅裙上繡牡丹還是鳳凰,就糾結了好一陣。譚盾告訴她,就穿白色長裙。穿漂亮的西式禮服,拿最民間的樂器,演奏中國民間最傳統的音樂,身後是西方交響樂團伴奏,這種反差畫面會很震撼。

那場音樂會,劉雯雯確實做到了震撼全場。她在那版《百鳥朝鳳》中,加入了從母親那學來的民間咔戲技巧,用震動聲帶模仿公雞和母雞叫。雞鳴一出,身後的樂手都難掩驚異的神情。後來,劉雯雯跟着作曲家關峽,把《百鳥朝鳳》帶去了俄羅斯聖彼得堡。當時台下坐着俄羅斯著名指揮家 Valery Gergiev。演出結束後,Gergiev 在後台找到劉雯雯,激動地問她是如何用嗩吶吹出那麼複雜的聲音。

那些來自大師的認可,讓劉雯雯感到非常自豪,也給她注入了很強的信心。她開始從使命感中獲得快樂了。現在,劉雯雯的「炸場子」演奏視頻,時不時就在社交平台被轉發出圈,評論依然不乏充滿刻板印象的調侃:「看到嗩吶就想到紅白喜事」、「嗩吶一響,不是昇天就是拜堂」。這些聲音伴隨着劉雯雯成長,她在牴觸中逐漸習慣。如今,她也是打心眼兒裏釋懷了。

同場加映:自小居無定所 24歲女生用1萬首期給自己一個家 為供樓日洗10蚊(點擊放大瀏覽)▼▼▼

+19

03 打穩根基玩跨界 她不想被標籤束縛

2020年,為了考上上海音樂學院的嗩吶博士,劉雯雯每天苦練十幾個小時,甚至吹出了腹肌。我問她現在還有沒有,她想了想説:「隱隱約約能看到6塊吧。」讀博期間,學業、演出、教學幾乎填滿了她的生活。偶爾她喜歡去新天地逛個街,但大部分時間,她選擇把有限的空餘時間用來健身。最近,她痴迷於爬樓梯,從底層爬到30層,40分鐘能爬個4趟。也不完全是為鍛鍊吹嗩吶的體力。「畢竟,女孩子永遠在減肥。」

平時上網,她會暗暗「監視」學生們上傳在社交平台的跨界演奏視頻。前兩年,劉雯雯的學生閆永強參加《明日之子》,把嗩吶與搖滾、電音結合,每次出場都燃爆全場,粉絲們叫他「嗩吶王子」。她很鼓勵學生做一些創新:「不管以什麼樣的形式,能讓更多人看到、關注嗩吶,我覺得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兒。」身為教師,她偶爾也會提醒學生們,先把基礎打穩。其實,劉雯雯本人也很愛玩跨界。

在自己的獨奏音樂會上,她會把更多空間留給當代的、比較前衞和先鋒的作品。有一次返場,她演繹了一曲爵士風《日與夜》,把嗩吶吹出藍調風情,讓人驚豔。聊到興致所至,劉雯雯還到錄音棚,拿着嗩吶和我們互動了一把。事實上,位於圓明園路133號2樓的墨音MOIN工作室,不止有錄音棚等空間,其核心是編曲製作、錄音混音、聲音設計等現代應用音樂課程。在熟悉的音樂氛圍中,劉雯雯顯得很放鬆。不過,這是她為數不多的放鬆時間。

結束採訪,她也要回到學校給學生上課,進行自己的練習。接下來的演出,還有很多新作品要準備。在中國嗩吶領域,劉雯雯幾乎走到了頂端。但她仍然每天不停地重複訓練,堅持健身,保持最佳狀態;仍然每個階段都有很多大膽的想法努力去實現。這樣的不斷嘗試,讓她的音樂與時俱進,走向更大的舞台。事實上,正是有這樣一批以劉雯雯為代表的年輕音樂藝術家,甘願揹負重任,不斷打破桎梏,以一腔熱血,為嗩吶這件傳統樂器,搏出了一個擁有無限可能性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