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香港大媽高齡學跳Krump 不受年齡限制舞蹈賽贏年輕人奪冠

撰文:朱加曦
出版:更新:

追夢並非所有人敢做的事,特別是年紀愈大,身體有更多的限制,迫使人連做夢也不敢。不過,其實意志堅定,或許都有成功的例子,像是現年53歲的4orty4(climcarlson),身體依然輕盈靈活,擅長較激烈的Popping和Krump舞蹈,早前更奪下舞蹈比賽的獎牌,似乎在逐漸年老的軀殼下,仍蘊藏著無數可能性,正如她接受《01女生》訪問時所言,「限制不一定解作不可能!」

機會需要把握,錯過一次或許不再會出現,故當再遇兩三次時,這種幸運或許就是緣份,絕不容再錯失。現居於美國的53歲香港女士4orty4,童年時對電影《Breakin’》看得入迷,但礙於體形關係,故她一直將學舞的熱誠,藏於心底裡,「香港電影常將過重的人,標記為糟糕和愚蠢的,所以我很怕被人這樣看待。我常認為自己是個超重的女孩,對一切需要體能的事,都缺乏自信。」

現居於美國的4orty4,在44歲時接觸到街舞裡的Popping和Krump,重燃跳舞的夢至今。(IG@climcarlson)

踏上舞蹈旅途不遲亦不早

雖然4orty4將學舞的想法收起,但這團火卻一直從未褪減。她在1985年搬到美國生活,直至30多歲時,終鼓起勇氣,報名參與導師Ceech Hsu的課堂,並加入霹靂編舞社群「Community Street Jam」。由於課堂內都需編舞,她每次都樂在其中,並感欣導師給她不少鼓勵,助其敢於踏出第一步。

在遲來的舞蹈生涯中,4orty4曾因婚姻放下興趣,「我結婚後便暫停跳舞,由於當時新婚不久,我將大部分時間,都放在家庭上。」她其後依然想念跳舞,在40歲初段時,間中會落酒吧投入跳舞,其後(44歲)她發現家附近新開設的舞蹈室,開始回想起導師Ceech當年令其深刻的Popping舞步,於是毅然重新上堂,與此同時學習另一舞種Krump,更被其強烈的舞步和音樂深深迷住。

4orty4會透過肢體語言和力量,釋放出內心的情感,同時展現出強勢的自信。(IG@climcarlson)

大媽竟愛跳激昂有力舞蹈?

不少人的印象中,年紀大女生一般傾向緩慢和簡單的舞步,甚至有人統稱為「廣場舞」。然而4orty4選擇的舞種,都是力量和敏捷型,對於較遲學習、棄練習一段時間的人而言,可謂向難度挑戰。到底是甚麼驅使她學舞至今?她解釋,每當學習Popping時,都非常享受waving和動作;而Krump更是個療癒的舞蹈,「它的律動很難,只要投放力量,可助我釋放內心的困擾情緒,傳遞出自己的痛苦、沮喪和態度。」

有時我覺得這種舞蹈,只有亞洲女性可恰當地做到。
4orty4
4orty4是位擅於繪畫的藝術家,但在街舞表演場上,她則是位充滿自由靈魂的舞者。(IG@climcarlson)

不怕高齡才開始學跳舞

在日常中,4orty4是位擅於繪畫的藝術家,但在街舞表演場上,她則是位充滿自由靈魂的強勢舞者。雖然在較大年紀時,才開始學習新事物,或多或少出現困難,但4orty4表示這並不只因年齡,而是與日常生活有關,「我在長大時,很怕投入體育活動,只集中在學術方面。這是我領悟得來的生存之道,讓自己能被接納。」

能夠克服內心恐懼,4orty4托賴舞團「Community Street Jam」的幫助,除了團長Barbara令人鼓舞的舞技,團內亦有不少同齡的人,促使大家在互助扶持中,練成更好的舞藝。縱使她認為Krump是「來自和建給年輕人的舞蹈」,坦言學習困難,但她感激身邊得到大量鼓勵,「在我練習期間,都一直留在身邊。」

不輸年輕人、舞蹈比賽奪冠

憑努力和堅持,練得出色的舞藝,4orty4於今年1月的地區比賽中,勇奪冠軍寶座,贏得不少人的掌聲。不過她坦言,當日早上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故當勝出時,略為喜出望外。而擁有宗教信仰的她,更認為是上天給她的禮物,「我將自己交予上帝,希望得到幫助,當抵達會場時,我感到自由,那裡的人亦很友善,因此我能無顧慮地跳舞。或許我就是因此奪得第一名?」

有甚麼令你停滯不前?

對於年齡限制,4orty4反認為是內心想法綑綁自己,「年齡可能限制夢想,但也可能是其他阻礙。我們或因年老而害怕卻步,但其實應問自己,有甚麼令你停滯不前?」她認為,進步不需大步跨前,其實慢慢前進,都可逐漸邁向目標,「我或會被體重、教育背景或身高所限,但我可問自己,有甚麼可以做,去助自己進步?為何我需因不能大躍進,而要有較低價值的感覺?」

就如一段百米的路,跑手有快有慢,除非中途放棄,否則大家最終都會衝過終點,達成自己想做的事。因此何必在事前就有所顧慮,自動中止往後的成功呢?

4orty4認為,限制不應只是年長才有,「不同的年齡階段,都有相應的限制,年輕人也會遇到。」(IG@climcarlson)

不同年齡階段都有限制

此外,4orty4亦認為,限制不應只是年長才有,「不同的年齡階段,都有相應的限制,年輕人也會遇到。」她舉例,成年人會經歷較多的事,知道自己有甚麼事可行或不可行,了解自己思想和行為上的習慣,更會開始感恩,認為時間很珍貴,不想去浪費。但與此同時會被多個責任制肘,如小孩、房貸和職業等,令人憤世嫉俗,不想追尋理想。

相反,年輕人較願正面看待事物,但有時過度正面,或因「沒經歷太多挫敗,而知這是個殘酷世界。」因此,兩者其實都有煩惱的一面,不需常將「老」掛嘴邊,因而限制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