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券帶動 65.6%市民曾用流動支付 世代差異大長者使用率僅24%

消費券帶動 65.6%市民曾用流動支付 世代差異大長者使用率僅24%
撰文:數因斯坦
出版:更新:

疫情下網購越趨普及,而政府於疫情期間向市民派發電子消費券,帶動流動支付使用比率。政府統計處早前公布調查數據,指出2024年本港15歲及以上人口中,曾為個人事務而進行網上購物的人口比例升至49.6%。而15歲及以上人士曾使用流動支付比率,亦由2020年49.4%升至2024年65.6%,惟不同年齡層的使用情況差距甚大,當中15至64歲使用比例介乎61.4%至94.1%,而65歲及以上僅為23.6%。

政府統計處早前出版《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82號報告書》,載列於2024年4至8月期間進行,有關本港資訊科技使用情況和普及程度的統計調查結果。(AI製圖)
政府統計處早前出版《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82號報告書》,載列於2024年4至8月期間進行,有關本港資訊科技使用情況和普及程度的統計調查結果。(AI製圖)

政府統計處早前出版《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82號報告書》,載列於2024年4至8月期間進行,有關本港資訊科技使用情況和普及程度的統計調查結果。

疫情期間網購變得更為普及,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本港49.6%的15歲及以上人士曾為個人事務在網上購物,較2014年23.4%增加逾1倍。

逾六成市民曾用流動支付

政府於2021年至2023年間向市民派發電子消費券,帶動流動支付使用率上升。數據顯示,15歲及以上人士曾使用流動支付的比例,由2017年24.8%升至疫情初期的2020年49.4%,並於疫情期間及其後進一步上升至2024年的65.6%。然而,不同年齡層的流動支付使用率差距甚大,2024年15至64歲使用比例介乎61.4%至94.1%,但僅23.6%的65歲及以上長者曾使用流動支付。

智能手機普及程度上升趨勢持續,10歲及以上人士擁有智能手機的比例由2015年的83%,增至2022年的97.1%,並於2024年維持在約96%。

65歲及以上長者智能手機普及率達九成

在15-64歲人士中,近乎所有人均擁有智能手機,比例逾99%。而10-14歲人士和65歲及以上人士,擁有智能手機的比例相對較低,分別為88.1%及91.1%,但分別都較5年前水平有明顯提升。

數據顯示,2024年本港大部分住戶家中有接駁互聯網,比例達96.7%。而上述住戶中最普遍用以接駁互聯網的設備是智能手機(99.9%),其次是個人電腦(74.4%)。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