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券|8月零售額升5% 一類產品最受歡迎銷售額增6億元

撰文:數因斯坦
出版:更新:

電子消費券第二期明日(10月1日)發放,第一期早於8月初發放,涉及金額約110億元,究竟對提振經濟效果如何?統計處最新公布8月零售數據按月僅升13.6億元,僅佔第一期總金額約十分之一,數字反映消費券未能令市民額外消費,又或是不少人仍想留待第二期推出後才一次過用盡消費券購物。

首先是整體零售方面,統計處最新數據顯示,8月零售業總銷貨額達286億元,按月升13.6億元(5%),不過這僅相當於第一期消費券所涉款額110億元的12.4%。

作為非傳統旺季,8月零售銷售額在疫情及社會事件前規模可達380億元;消費券帶動下,今年8月零售額可回復至一般水平的約七成五。值得留意的是,今年6、7月零售銷貨額明顯下跌,或於部分市民因消費券而延後消費有關。

至於哪類消費品最受惠於消費券效應?8月電器(包括其他未分類耐用品)、超級市場、食品煙酒、藥妝等的銷貨額都按月上升,但衣物鞋類、珠寶鐘錶等則不升反跌。

其中,電器銷貨額按月增加較多,達6.17億元,而食品煙酒、超級市場等日常必需品的零售額增加亦明顯。

政府8月初向550萬名市民發放合共110億元消費,金額其實少於一個月零售銷貨總額的四成。

另外,今年8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1.6%,水電煤費用物價指數按年升最多,主要因電費按年勁升近三成所致。而交通物價指數升幅亦明顯,其中港鐵車費物價指數大幅上升近15%。按月比較,除電影、旅遊、等以外的娛樂及假期開支價格升幅最顯著(升4.1%),汽水、餐酒及烈酒物價都錄得3%以上的較大升幅。至於理應較受惠於消費券的電器、影音器材價格就維持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