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前身亂葬崗 入達德學校易撞邪? 舊生眼中母校:好宏偉

撰文:黃妍萍
出版:更新:

廢墟、廢校近年成為探險勝地,其中達德學校更充滿鬼故,2011年更有多名初中生去探險疑似「撞邪」,自揑頸部、狂咬同學手臂。近幾年政府聘請看更,不許人再闖入探鬼。但恐怖背後,對村民來說達德學校卻滿載溫暖回憶。多個屏山鄧氏子弟都在這裡就讀,鄧達智更難忘當時下雨時可赤腳上學的純樸。
攝影:鍾偉德

達德現在重門深鎖。(鍾偉德攝)

自殺場地非學校 監獄實為片場

位於元朗屏山的達德學校是一所小學,創校於1931年,最初以愈喬二公祠為校舍,1961年遷至樓高兩層的新校舍,至1998年停辦,2013年被《國家地理頻道》選為亞洲十大恐怖地點,傳聞曾有村民抵抗日軍或英軍時被殺,屍體被葬於山邊變成亂葬崗;又有傳曾有女校長在男廁吊頸;更有傳聞指該地曾被用作監獄。

走到達德學校,就會明白為何這裏充滿鬼故——學校外圍的曾是沙地的球場有個古樸的墓穴,村民說那墓穴是鄧氏先祖的墳墓。附近還有個供屏山村民出殯用的孝思堂,校門旁的山坡林蔭滿佈,幾乎遮住了校名

+8

至於自殺傳說,達德學校校友鄧達智說小時聽人說,自殺的是校長妻子,但不是在學校,而是在家中。至於監獄傳聞,也是謠傳,記者日前隨廢墟達人劉李林前往新界廢校,他說:「校舍內有一角裝上了鐵枝,外面有葡萄牙文的探監時間表,原來那不是監獄,而是別人拍戲時留下的。」原來達德學校現在常被借作片場。

「達德」二字為屏山標記 公所曾為抗英行動發源地

傳聞始終沒法證實,學校與屏山鄧氏唇齒相依的關係,卻是人人皆知。鄧達智說「達德」此字取自孔子,「智仁勇,三達德。」屏山區很多事物都以此命名,如達德約、達德公所、達德書室。其中達德公所曾收容達德學校超收的學童,本身更是香港現存唯一專為鄉約聚會、祭祀等而建的公所。1899年鄉民在公所開會後,發出了「抗英揭貼」,呼籲村民支持武裝抗英行動,最終屏山有81人死亡。這或者與達德學校曾是亂葬崗的傳說來源有關。

此外達德學校一開始以愈喬二公祠為校舍,村民鄧老先生當年在公祠外賣茶水為生,「咖啡奶茶、三文治、麵包,有時還有蛋,半生熟的,那些先生(老師)都不時來買。」而另一鄧伯伯則在裏面上學,「用了4個祠堂做學校,愈喬二公祠是其中一個,每間幾班,一班都有2、30人的。」他說:「當年達德很有名的,師資好,老遠都有人來讀書——洪水橋、輞井圍都有。」

幾代校舍盛載幾代人回憶 聖誕派對分吃花生

1961年遷校,鄧伯伯雖已畢業,也有去參觀一下。「村校有兩層,很少有的,當時來說相當宏偉。」附近一個較年輕的鄧姓村民路過:「當年我已在讀中學,放學便和同村的朋友去踢波,那時還是沙地來的。」他說的是現時校舍外圍的球場。鄧老伯笑說:「捉鬼那些你又不講?」年輕村民笑着說:「唏,很小時的事了,人人說有鬼,便半夜三更爬入去看,都沒見到什麼。」鄧老先生更說當年組隊夜巡防人偷菜偷雞,常躲在墓旁,「我住在屏山80多年都沒見過鬼。」

至於在達德學校讀書的人,又有沒有聽過什麼傳聞?校友、鄧達智的弟弟鄧達善說:「沒有的,那時沒有鬼故,那裏也沒有鬼。」反而他最記得的是五、六年級時,開始會過聖誕節,同學會辦聖誕派對,「但小朋友沒錢,都是各自買些花生、糖來,吃完就當過了節。」小朋友總是好動,總有學生逃學,「但那時又沒現在嚴,有同學不上學也不像現在要交什麼信。」至於他,家教嚴,沒試過逃學,但當年分上下午班,下午就已經可以去玩,「在荒田踢波、捉蜻蜓。」當年球場大,還可以做運動會,跑步、拔河都有,「總有擦損的,但平時通山跑都擦損不少了,便拿些紅藥水來擦。」他笑着說。

校舍已荒廢多年。(鍾偉德攝)

村校限定:下雨不用穿鞋上學

鄧達智則說,當年最開心是打風落雨就不用穿鞋上學,「我們上學時會經田基,很濕,學校特別批准我們不用穿鞋。」他笑着說。「達德四周都是樹,我常常通山走,或者去下面到魚塘捉魚仔。」他頓一頓:「村校的好是沒一般學校那麼侷促。」

但隨着周邊城市發展,交通又發達了,不少人都選擇出去讀書,鄧達善說:「校舍美些,師資又好像好些,那些人自然就選擇出面。」不過達德學校始終有着多代人的記憶,鬼故?在他們心中都不存在。

滿地落葉。(鍾偉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