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在高檔超市間「基層」生活:不屬於我們的東涌

撰文:來稿
出版:更新:

當我說起住在東涌時,別人總會問,「咦,咁你會唔會成日去Outlet」、「去旅行咪好方便囉」、「有冇坐過昂坪360」、「係咪迪士尼嗰邊」,或者是:「好遠。」是的,好遠,而那些不遠的東西,卻都好像和我無關,只是一道道擦身而過的風景。
最近還有坐落屋邨商場的金舖,以及將取代惠康的高檔超市Market Place,前者依然是風景,後者卻是我不得不進入的迷霧。當民生商場高檔化,我們還有什麼選擇?
文:東涌居民

私人屋苑內的商場已有一間Market Place,遲些屋邨商場的惠康也將轉型。

從前,商場也有公共空間

我在東涌住了20年,在它1997年落成時已在了。香港回歸20年,社會變了不少,東涌也變了很多。在最初最初的時候,富東邨的富東廣場還叫富東商場,有糖果舖、玩具舖,商場還有落地大玻璃,旁邊有椅子,有時媽媽會和我去7-11買支雪糕,坐在那裏看風景。

後來椅子拆去,變成一間間電訊舖和錶舖,賣學生鞋的鞋店、糖果店、玩具店不見了。翻查新聞,才知道那年應該是2005年,房署將屋邨商場和街市售予領匯(現名領展)。

領匯進駐後一年,迪士尼樂園、亞洲國際博覽館、昂坪360相繼開幕,和富東商場只隔一條橋的東薈城立即變身成Outlet,本來場內還有冒險樂園,也要結業,Baleno變成Adidas,但總算是儲儲錢還買得起的東西。不過整座Outlet,有更多是我連名字都不懂念也記不起的名店,查查網頁,包括「ANTEPRIMA」、「BROOKS BROTHERS FACTORY」、「GIEVES & HAWKES」……

這些價錢在居民眼中可謂天價。

與遊客一同生活

那年東薈城還開設酒店,百佳也變身高檔超市Taste,自由行開始多,天天擠在電梯前、路邊,有時想穿過東薈城去圖書館,都像在參加障礙賽。去年東薈城說要擴建和起酒店,區內唯一的戲院和美食城都結業了,同學、姨姨失去工作、回憶、娛樂,我失去了和朋友免費閒坐的美食城,我們好像可以和東薈城正式告別。

但我沒想到我們和富東商場也可能會有告別的一天。早幾年那間賣過我雪糕的7-11變成了化妝品店,東薈城的拖喼客拖到來富東,OK便利店也剛剛消失了,想交錢都要去地鐵站。OK的舖位變成時裝店,翻翻價錢牌,199元,對面還有間差不多價錢的。此外還有剛搬去759阿信屋舖位的一間,一件衛衣盛惠399元,又變成了只可看不可動的風景。它空出的舖位,變成了金舖。

朋友都說:「仲以為開咩食肆,食都冇得食,仲賣金?」結果最近連隔壁的惠康都裝修,要變成高檔些的Market Place了,以後要去超市買菜,就只能在Market Place與東薈城的Taste之間選擇,否則就要到10分鐘車程、20分鐘路程外的逸東邨惠康。上消委會網站看看,Market Place不少貨品都較惠康高幾毫至幾元,我小時最愛的雀巢蜂蜜星星脆片,Market Place便比惠康貴3.2元,出前一丁麻油味即食麵也貴1元。

另一邊廂,地下的街市也剛裝修完,堂食小食店、藥材舖、車衣舖、鐵打舖、紙紮舖消失,場內多了588元一磅的和牛,以及180元一串的巨峰提子,有姨姨說:「做節都唔會買啦。」

領展指,《傳真社》報道失實,將發律師信予對方。(資料圖片)

房署賣商場 居民利益失衡

東涌好像正走向高檔化,但奇怪的是,新建的私樓都不在高檔化商場的步程範圍內……有人說是因為東涌近旅遊區,富東又近地鐵站,無可避免要升一升級翻一翻新。東涌是不是生來就已經要成為旅遊區?我好奇上網看看,發現了規劃署的《新界規劃小冊子:離島》,原來在1997年東涌落成前,政府已有意將大嶼山東北部發展成主要旅遊點——意味着東涌早晚成為旅客補給、消費旅遊的地點。當年房署將商場和街市出售時,沒有規定商舖種類限制,今天金舖的出現,居民和旅客的利益失衝,原來不難預料。

來年東涌會有兩個屋邨入伙,房署說過不會再賣商場和街市,但據現在的做法,街市仍然會外判,在以股東利益為前提的公司眼中,難免再出現588元一磅的和牛。我們的需要,如何能敵過商業利益?

逸東邨一幢大廈地下的「空格位」。

儲物室、空格位是出路?

新屋邨的民生設施前途未明,原有屋邨還有沒有空間可以滿足我們的需要?地區組織東涌社區發展陣線一直在隔鄰的逸東邨辦墟市,最近我還發現有大廈地下的「空格位」將變成社區中心,上網看看,這屬於「福利租賃單位」,這種單位同時可用作商業用途。那其他未被改劃成可租借單位的空間,會否可以成為新的民生商舖?

早前還有報導說房署屋邨儲物室空置率高達4成,房署當時指研究過將部份儲物室改作其他用途,不過問過房署職員,東涌只有1個已租出的儲物室。但這些被遺忘的空間,會否是其他高檔化地區的一條出路?身為「不高檔」的東涌居民,我只想活出一條稍為有選擇的生路。

東涌建成初期,外間一度將此地描繪成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