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屋邨入伙】搬屋引爆潛藏壓力 社工倡設恆常駐邨入伙支援服務

撰文:謝慧心
出版:更新:

現時公屋申請突破28萬大關,平均輪候時間為4.6年。許多獲配公屋的家庭,在輪候期間其實過著怎樣的生活?
居於劏房、長工時是許多輪候公屋家庭的共通點。而家庭、經濟及情緒問題或在此時不斷醞釀,「上公屋」表面看來紓緩住屋需要,但同時,搬屋、遷入新社區的壓力,反而引爆潛藏家庭問題。
早於2007年,社福機構與房委會已於天水圍天晴邨試驗新公屋支援服務,透過及早識別搬屋入伙家庭的需要,轉介有需要家庭至社會服務。有社福機構期望,政府可於每條新入伙公共屋邨設立恆常駐邨支援服務,避免「上公屋」反成觸發基層家庭問題的「爆煲點」。

位於觀塘安達臣道的安達邨及安泰邨,是近年九龍市區新落成的最大型公共屋邨,人口達48,000人、共17,000戶。前文提及單親媽媽關女士,去年9月入伙安泰邨時遇到不少社區適應問題,但在新屋邨支援服務社工隊協助下,逐漸安頓新生活。

仍在趕工中的安泰邨。(吳鍾坤攝)

社區營造 由零開始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賽馬會新屋邨支援計劃始於2016年,在安達邨與安泰邨提供入伙支援。計劃服務經理劉慧琪指,較早落成的安達邨現已入伙逾95%;去年中入伙的安泰邨,11座現落成4座,預計其餘7座將於四月底至五月中開始入伙程序。「現在我們在安達邨招募100個街坊過來幫安泰邨,如帶社區導賞團。他們在這社區生活,哪間店便宜一點、鄰里網絡等等真的好清楚,由他們來做最適合不過。在社區導賞團,甚至有街坊會介紹邨內哪裡看日落最靚。」
 
這些經驗,都是由日復日的生活累積過來。「上樓之前,沒想過搬屋那麼複雜——嘩,原來個街市下年先有?阿女要轉校,原來上公屋幾個月前就要轉㗎?」適應新社區本已不容易,搬屋對基層家庭的經濟壓力也不少,尤其現時公屋輪候時間愈來愈長。據社工隊的觀察,許多家庭居於劏房多年,也有寄居朋友家、老人院,也有剛出獄的人士。新公屋入伙,讓來自五湖四海的家庭匯集,帶來了人,也帶來了背後醞釀的問題。

劉慧琪說,在安達邨曾有一個案,入伙三個月後已有欠租,遭房署要求收回單位,「那位女士跟我們的社工說,曾經問過女兒,如果跳下去會怎樣。」幸好接觸到社工隊的支援,阻止了悲劇的發生。
 
社工隊在安達邨和安泰邨推行新屋邨支援計劃的設計,讓街坊早於「入伙簡介會」時已接觸社工,他們初步識別有需要家庭後進行家訪,最終希望如「急症室」般,將這些家庭轉介社區內的主流服務,協助過渡因上樓而引發的經濟、家庭、情緒、子女管教等問題。

社工劉慧琪與社工隊在前年安達邨入伙時,已駐邨和新入伙居民一同「開荒」。(吳鍾坤攝)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服務總監(家庭及社區)吳家駒指,10年前天水圍天晴邨的經驗,發現入伙支援要在大型屋邨推行,「一定要用最簡單、最易吸引人的方法做。」(吳鍾坤攝)

始自天晴邨的經驗

其實這種新公屋入伙的支援服務,早於2007年已在天水圍天晴邨試行。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服務總監(家庭及社區)吳家駒表示,當年天水圍發生多宗家庭慘劇,而天水圍北的第11條屋邨天晴邨入伙在即,房委會遂於2007年設立「房屋諮詢服務隊試驗計劃」,由社工為天晴邨提供入伙支援。識別有需要家庭及早提供服務是首要任務,「因天晴邨偏遠,居民經輪候冊派入去,來自五湖四海,沒親戚、沒網絡,要幫助居民做好社區適應。另亦希望建立鄰里關係,做社區建設的工作。」
 
當年以落地的手法來做,如社區導賞、參觀學校(許多家庭要為子女轉校),又因天水圍物價高,他們辦過市集,從天水圍區的中產屋苑收集家居日用品、玩具、圖書等,給基層市民「開倉」平賣。
 
吳家駒指出,兩年後的中期檢討認為社工隊進入天晴邨後,能凝聚街坊或轉介合適服務;在2010至12年,計劃擴展至元朗、屯門及東涌的22條新、舊屋邨。計劃終止後,機構於2016年獲賽馬會資助650萬,在安達邨和安泰邨推行為期三年的新屋邨支援計劃,而服務的設計,基本上是以天水圍的模式為藍本。

2017-2019年落成公共屋邨

公共屋邨 預計建成單位數目
柴灣連翠邨連翠樓 300
觀塘安達邨 5,700
觀塘安泰邨 1,400
深水埗蘇屋邨第一、二期 4,100
葵涌葵翠邨 900
東涌迎東邨 3,600
屯門欣田邨第一、二期 4,700
油麗邨第七期擴展 500
秀明道 500
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 3 號 1,300
深水埗麗智邨 3,900
石硤尾邨第三、七期 400
沙田碩門邨第二期 3,000
東涌滿東邨 3,900

資料來源: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2017-18至2021-22年度公營房屋建設計劃》文件附件一、傳媒報導

安泰邨的入伙簡介會。(圖片由機構提供)

入伙簡介會 無標籤建立關係

一個新社區的誕生,鄰里網絡是靈魂所在。由哪裏開始認識最好?以天水圍經驗發現,入伙簡介會是理想的切入點,「那是最無標籤的形式接觸社工」吳家駒說。由房署主理的入伙簡介會,會替居民辦理入伙手續、簽約、交租、睇樓、取鎖匙等,「我們與房署合作,讓入伙簡介會成為必經一站,讓社工介紹社區資訊、搬屋遇到的問題等。街坊亦會取得我們的聯絡電話。」劉慧琪指,在他們的個案中,大部分從未接觸過社會服務,入伙簡介會是首次認識社工的機會,最初都由借車仔搬物、參加社區導賞團等不同的社區活動開始,「希望透過不同平台,讓他們聚在一起,在不同的活動認識,互相幫助」。有需要的家庭會作進一步家訪,主動提供「駁腳」的服務轉介。

讓街坊發聲

社區營造,不止於解決家庭問題。街坊是新社區的用家,住進後自然會發現社區設施甚至規劃的問題。最近社工隊與居民辦了一次簽名運動,爭取中銀在邨內的櫃員機旁加設打簿機,因為區內許多長者需要每月打簿看生果金有否過戶,要他們步行半小時到鄰邨打簿,街坊認為難以接受。「我們做了簽名運動,下一步會跟街坊傾那些簽名應交到哪裡。」劉慧琪說,不同的街坊有不同強項,有的特別關心社區規劃、有的關心福利政策,長遠希望發掘街坊的長處,協助他們為屋邨事務發聲。「社區營造若在開始時做得好,對他們往後的生活影響會很大。」

好希望政府將新屋邨支援變為恆常服務,可以按新屋邨的人口比例,每邨成立一隊約3至5人的社工隊。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服務總監(家庭及社區) 吳家駒

房社合作 倡入伙支援恆常化

吳家駒表示,從多條新屋邨入伙的經驗,都可見入伙支援對居民有很具體的幫助,「整個業界都好想政府將新屋邨支援變為恆常服務,可以按新屋邨的人口比例,每邨成立一隊約3至5人的社工隊。只首3年有服務太短,因要落地生根,再做工作幫助居民適應和轉介個案,若有5年為佳。」他表示,業界已透過不同的渠道與政府洽商,至今未有定案。
 
至於服務資源何來,他表示業界認為應來自社署或房署,「因為要解決的,有人的問題,也有屋的問題。若打不通房署的關口,不與屋邨管理去理順溝通,我們入屋探訪都有困難。」而「房社合作」,或許是可探索的第三方案。

路直路彎,如何走下去,選擇有時可以有人幫上一把。(吳鍾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