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張凳仔嚟睇戲 社區院線:好戲不一定在戲院

撰文:來稿
出版:更新:

擔張凳仔埋嚟睇,每個社區,怎麼不可以是看電影的地方?
2016年4月,《十年》在全港多個地區舉行社區放映。一時間,香港人見識到,原來在街頭掛起螢幕、對準投映機,大家竟能獲得比戲院更為特殊的觀影經驗。在張景暉、Ray、葉寶琳等「社區院線」成員看來,香港人對社區放映頗為受落,於是同年10月1日,「社區院線」在立法會示威區(煲底)舉行第一次放映,打住「自己電影、自己地方、每月放映」的口號,選播應亮的《九月二十八日,晴》和陳上城的《安琪兒》。都是獨立電影。
運作至今一年半,他們不斷嘗試,試到驚喜,試到限制,初心不變。「做放映時見到街坊經過,表情都很詫異。為甚麼有班人在街頭看電影?但是希望大家接受這個概念:好戲不一入戲院睇,街頭也會有。」張景暉說。
特約撰稿:陳銘智

2017年1月《點對點》放映,導演黃浩然出席映後談。(受訪者提供)

 唔想觀眾「睇完就走」

「社區院線」的運作模式有如兩步走:每月首個周末、日,固定在灣仔富德樓、太子 TC2 café & workshop、油麻地「碧波押」放映電影;以及不定期「打游擊」,回應各種社會重大議題。他們去年曾舉辦特別放映,收入捐給守護公義基金,聲援被「DQ」的議員。張景暉提起,早前海麗邨的清潔工工潮,成員就構思在海麗邨做放映。街坊、市民觀影之餘,又有工友、區議員分享,讓大家認識勞工權益。不過工潮很快以工友勝利結束,他們便打消念頭。

即使看「社區院線」最新4月的放映電影,也明刀明槍,以電影回應習近平「稱帝」的新聞,緊貼時事。他們放映陳耀成的紀錄片《大同:康有爲在瑞典》,映後談是和身在紐約的陳耀成線上對話。借古鑑今外,亦希望市民了解獨立電影。「除了看電影節,會見到種類較豐富的獨立電影外,一般市民看電影的選擇不多。基本上主流商業影院播放的電影都差不多,開幾多個銀幕放映,都是一樣。」

葉寶琳說,「社區院線」是以社區放映為進路,探索如何將社區生活民主化。政治壓力大,商業影院壟斷,需要有地方抗衡以上的壓逼。而街頭放映是一種凝聚人與公共空間連結的過程。不過,過程中亦會面臨不少張力。「街頭觀影比較難提供舒服的觀影經驗給人,而我們努力拿捏。成員中有張景暉對電影認識較深的,也有成員負責文宣設計。」

Ray則補充,他們放映的電影沒有商業及政治上的考慮。基本上每播放一套戲前,都會盡力聯絡導演本人,獲得其同意甚至親臨現場,和觀眾交流。不想觀眾看完「拍拍籮柚」就走,深化觀眾的觀影經驗。如果是播放外國電影,也會邀請學者、相關議題人士作映後談。如講述柏林圍牆的德國電影《圍牆守不守》,有國際關係學者分享。韓國電影《無聲吶喊》講聾啞兒童性侵事件,就邀請議員張超雄,分享及回應當時香港發生的「康橋之家」智障院友性侵案。

營運上,「社區院線」和場地以拆帳形式合作。當日觀眾自由捐獻的收入,一半給導演、三成給場地、兩成作營運經費。之前他們決定購置新的投映機和螢幕,已花光積存的經費。但是,張景暉和Ray都覺得,辦放映本身不必積壓太多錢,亦未曾公開呼籲過籌錢。

2016年,9月28,香港立法會總部外放映《凜冬烈火:烏克蘭自由之戰》,探討「和理非」與「勇武」抗爭。

凝聚到甚麼觀眾?

「乜人都有。」張景暉和Ray異口同聲,說比較常見的是30、40歲左右的觀眾。但是,試過播《子非魚》,年紀最小的觀眾只得7歲,和電影拍攝的學童年紀相約。又試過有「忠實擁躉」——一個大叔,每月放映常客,每次來到前還會打電話給張景暉留位。說到這,張景暉笑了笑:「我說,放心啦,一定有位。」因為不但觀眾年紀難預測,觀眾的人數更難預測。有時會滿座,有時可能只有三、四人,包括來分享的導演在內。與地區工作者合作,例如是去年為支援劉小麗,與區議員合作在荔枝角社區會堂辦放映,會透過區議員的網絡,來了不少當區街坊。

「好視乎該月放映的電影,吸引到哪些觀眾。」張景暉發現,「社區院線」的觀眾,往往是跨區來的,如非舉辦街頭放映,與當區街坊的連結就較弱。而到來的觀眾,有些似乎只是出於一種「同路人撐場」的想法。有次他們在立法會示威區辦放映,遇上一號風球,戲內烏克蘭人民為自由示威、衝鋒陷陣,戲外的螢幕被風吹得搖晃不已——「4D」般觀影享受。有個中年人坐在一旁,安靜地看,似看又不似看。

「他其實甚麼都沒看清楚,那麼他在看甚麼?就算他很專心,看了和沒看沒有分別。」張景暉說。

Ray也說,在街頭放映有諸多限制。日間陽光猛烈,放映只能在晚上;場地未必有電力供應,有時得臨時問友好團體借發電機。試過友好團體來不及借出發電機,電影放映中途「斷片」,等到發電機送到,才繼續看戲。螢幕不夠大,坐後排的觀眾未必看得清楚。途人路過,看一會兒後出出入入,也是常見。

2017年5月,選映德國電影《我們年輕,所以勇武》,回應英國脫歐、特朗普上台的左右意識形態大戰。(受訪者提供)

香港太多規矩 望社區放映走出去

單純因為同路人撐場,也許令張景暉感到可惜。運作了一年半,「DQ」、「13+3」、看電影之餘,也同樣希望觀眾了解電影、了解當下的社會。

「我自己希望社區放映能傳給更多人。因為我不想只做自己事,好像塘水滾塘魚。我們臉書專頁6000餘讚好,出到去根本冇人知。唯有透過街頭放映,嘗試做些有趣的電影,吸引人認識,再『滲』不同的獨立電影。」張景暉說。

有一年的跨年放映,他們選播日本動畫導演今敏的作品。電影調子輕鬆,又剛好方便不少人吃晚飯後來看電影,歡度除夕。觀眾自備報紙、或坐在院線提供的咕𠱸。油麻地排檔那晚熱鬧非常,街坊坐滿半條街。

「重要的是,我們想大家知道街頭可以睇戲。香港太多規矩,一個地方只可以做某些事情,太多人自我設限。另一個目標是,透過恆常放映,慢慢將主流與獨立電影的受眾交融在一起。起碼會互相了解的程度。」

透過在公共空間放映,他們希望觀眾了解電影、了解當下的社會。

最喜歡那些電影的香港場景?

Ray: 最喜歡張偉雄《月未老》呈現的灣仔,及《惑星軌跡》呈現的銅鑼灣。
張景暉:其實近年香港電影已很少呈現香港面貌,政治隱喻倒有,城市景觀則很少有了。要數近期是《點對點》呈現香港新舊風景、《點五步》的屋邨景觀等。較舊反而喜歡《香港製造》,墳場、屋邨香港獨有,經陳果加工,密集蘊藏的能量便有機地爆發出來。
獨立片有歐文傑的《聖誕禮物》。描繪香港基層兒童生活、社區、學習和住屋面貌。鏡頭前的小女孩每天路過的街道和建築物,就已構成她生活的流動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