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兼環保】跑山執垃圾消耗更多卡路里 跑友:毅行前垃圾多 

撰文:黃文軒
出版:更新:

這天鄭茹蕙(Vivien)與友人穿著運動裝備,戴上手套,一手提著網袋、一手拿著循環再用的洗衣膠袋,沿著河背村水塘山腰一段緩緩慢跑。在路邊見到垃圾,便俯身把它撿起來,繞著水塘跑完一段眾人滿頭大汗,手上的袋子都「滿載而歸」。他們一邊跑步、一邊撿起垃圾,外國賦予這項新興的運動一個名字——「Plogging」。
近幾年體育賽事大受市民歡迎,戶外賽事更多不勝數,有些日子山上變得人頭湧湧,卻同時為環境帶來禍害。Vivien有多年跑山及跑步經驗,她見證著山上垃圾變得愈來愈多,最離譜是在山上找到個雪櫃。她指,臨近如毅行者等大型賽事,在指定練跑路線垃圾更明顯地增加:「喺麥理浩徑第三、四段,跑友操最後個課嗰個禮拜,條路上面全部都係gel pack(能量補充品),佢哋好明顯係練緊呢個賽事。」Vivien希望推廣Plogging,藉以喚起跑友的環保意識。
攝影:陳嘉元

活動自2018年起,在北歐掀起風潮,在香港其實也有不少團體曾舉辦淨灘、郊外拾垃圾的活動,你可能會問,Plogging有什麼特別?
 
慢跑執垃圾 健身兼環保

Plogging是瑞典語plocka upp(撿起)和jogging(慢跑)的組合詞,意思是一邊慢跑,一邊撿垃圾。兩年前Plogging從瑞典興起,由瑞典人Erik Ahlstrom發起。他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發現市區滿地垃圾,於是決定召集朋友在假日一起慢跑,順便帶上垃圾袋,自行為城市清理垃圾。

運動原意為在城市內慢跑,Vivien卻把它帶進郊野,跑到山上拾起途人或跑手留下的垃圾,原因是為了減低近年大量郊野賽事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好多機構搞活動時冇特別關注到環保,因此一次活動就產生好多即棄用品,就算係裝飾都用好多。」郊野公園大型賽事多不勝數,加上比賽往往會派發大量物資予選手,賽事完結後,物資則成為垃圾統統被扔到堆填區,或者被留在山上。

Plogging一字從外國傳入,不過本地不少組織在數年前都有自發到戶外執拾垃圾。

越野跑手留下垃圾 比賽前夕最嚴重

身任綠惜地球社區協作總監的Vivien,四月時曾召集超過20個跑手到山上Plogging:一邊跑山、一邊撿垃圾。自舉辦活動以來,他們曾收集過各式各樣的物品,想像得到、想像不到的都應有盡有:試過在麥理浩徑上撿到跑鞋鞋底、能量啫喱包裝袋(power gel pack)、能量棒(energy bar),還有賽事派發的紙杯、膠樽、紀念品、行李袋…… 「大家飲完之後好順手掉低喺路邊,你唔知邊個掉喺到,可能佢本身係跑友,亦有機會係普通行山人士留低。」Vivien指,每逢跑山季節或臨近大型賽事,山路上就會發現特別多垃圾,因此不排除是跑友在練習路線時的所為。

「雙坳」、黃石碼頭成垃圾黑點

「喺旺嘅操山季節,操練毅行者最後一課會到『雙坳』操練(北潭凹至荃錦坳一段),條路線上我哋執到好多gel pack同energy bar,留低嘅垃圾人好明顯係練緊呢個賽事。」除了「雙坳」,另一個垃圾黑點還有黃石碼頭。由西貢黃石碼頭一直走上山會抵達土瓜坪,雖然那裡並不是跑山熱點,但那裡有一條山線比較少遊人經過,清潔人員因此不常打掃,積存下來的垃圾久久沒有人清潔,如果下起大雨,雨水會把垃圾都沖進海裏去。Vivien曾與一眾跑友帶上膠袋跑入黃石碼頭Plogging,收集回來的垃圾數量多得嚇人:「嗰次一共執咗134kg,係好多垃圾!我哋去到海邊全部都係大型膠桶、玻璃樽、膠樽、工程廢料、電線……」土瓜坪附近有大量紅樹林,潮水把垃圾沖進樹根,潮退使大量垃圾滯留在紅樹林,對生態造成影響。最誇張的是在四月的活動時,他們曾在紅樹林內見到雪櫃!「嗰次見到個雪櫃留咗喺紅樹林入面,太遠,我哋都冇辦法執到,義工亦都搬唔起。」她估計雪櫃是附近村落的村民遺棄,義工唯有留待下次再入山時才想辦法清理。

還有一次在針山plogging,有人試過執到家居用的圓形摺櫈,她不禁問:「真係𢯎哂頭!點解屋企用嘅櫈會喺山上出現?」說到郊野垃圾之多,Vivien也深深嘆了一口氣:「望住個海邊,我成日諗,點解咁污濁?」

膠樽消耗大 練習前應先計劃物資

跑步比賽愈辦愈多,雖然近年環保意識已慢慢蔓延開,Vivien也指跑手及大會的環保意識雖也有好轉,但始終不是每名跑手都有自己垃圾自己帶走、或者將膠樽循環再用,Vivien說:「跑手唔係唔想做回收,但係比緊賽爭分奪秒,唔知原來可以回收。」她慨嘆道。綠惜地球上月公開調查指,以容量450毫升的飲料膠樽計,香港每日棄置約逾158公噸的膠樽,即約600萬個,而2016年數據指,膠樽的回收率只佔8.5%。Vivian鼓勵跑友儘量自備水樽取代即棄用品:「試過執的話,你會知道點樣去處理垃圾,點樣計劃自己應該拎咩、儘量少帶即棄用品上山,亦都識得點樣處理垃圾。」

+5

越野跑手教你Plogging熱身動作:

想做Plogging除了要具備一定體能,因為過程中除了跑步還有不少俯身拾垃圾的動作,所以一定要做足事前熱身,有多年越野跑經驗的跑手黃浩輝建議有意Plogging的跑手可做以下熱身動作:

Plogging結合跑步及拾垃圾,跑者需要不時轉換跑步又蹲下等動作,根據健身應用程式Lifesum統計,一般慢跑平均每小時可消耗235卡路里,但慢跑撿垃圾平均每小時可消耗288卡路里。黃浩輝補充,突然轉換動作會對人體產生壓力,建議跑手如目測前方有垃圾時,要用適當速度行去,以及在適當距離做跨步,避免令身體在轉動作時受傷。

編按:8月5日是康文署推行了近十年的「全民運動日」。關於全民運動日,為市民熟知的大概只有當日免費租場;然而自強的香港人近年早就以自己的方式趕上了運動大潮——無論是無限輪迴OT的打工仔、自愛的女性、又或在街頭大跳大媽舞、天天落公園強身健體的長者。今天的香港人如何在僅有的空間與時間裡爭取動起來?而在人口老化、市民身體素質成為都市發展的重要課題下,本地職場、政府設施,又有多鼓勵/不鼓勵全民運動?「01社區」策劃「運動城市」系列專題,為以上種種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