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藍屋招募好鄰居 月租稍低於市價 入住須貢獻社區 

撰文:何潔泓
出版:更新:

家家戶戶打開道門、街坊經過吹下水、互相幫忙又唔怕賊的唐樓年代,到底是怎樣的呢?「聖雅各福群會」舉辦「好鄰居計劃」,在100年歷史的灣仔藍屋群推出單位,公開予大眾租住,呎價低於市值兩成。不過市民不是想住就住,來者需要貢獻所長,於社區共享技能。

「好鄰居」招募計劃海報。(圖片由「We 嘩藍屋 Viva Blue House」提供)

藍屋建築群包括藍屋、黃屋和橙屋,藍屋和黃屋分別為一級及三級歷史建築,有經典的木製樓梯和窗戶,是香港僅存的露台唐樓群。主辦機構現正推出1個試行單位,其餘11個將在明年推出。參考灣仔唐樓市值呎價40-45元,機構把藍屋呎價定於36元,首個單位面積367呎。

「聖雅各福群會」社工楊雅迪(羊羊)解釋,機構與市民的關係,不在於「屋主」與「租客」,而是更為平等。機構實行會員制度,來者需要繳交計劃書,解釋入住原因、提出能夠貢獻的技能。她舉例說:「如果你喜歡寫作,可以為藍屋寫本小書;你也可以推動住戶垃圾分類,什麼技能都可以。」申請人一旦獲選,簽署約章,繳交會費,就能擁有使用權。約章為期一年,完約後雙方同意就再延期一年。

單位保留原裝木製窗戶。(何潔泓攝)
「好鄰居計劃」試行的單位有獨立廚廁。(何潔泓攝)

實用面積高 間房物料不得緊貼天花

首個「示範單位」位於黃屋一樓,四四正正,樓底極高,窗戶巨型,光猛通風,具備獨立廚廁,對街是兩家小酒吧。樓下有塊小空地,沒有圍牆,眾人能隨意出入,與其他公共空間不同,這裏的規則由持分者共同商討。

房子保留木材結構,隔音並不理想,基於保育原則,內籠不能任意改動,間房物料不得緊貼天花。羊羊認為,住進古蹟有所規範實是無可避免,但街坊卻能發揮創意,在不觸犯規例之下設計空間。

第一期藍屋建築群復修工程經已完成。(照片由「We 嘩藍屋 Viva Blue House」提供)

十年抗爭 三代老街坊爭取留屋留人 

藍屋能夠開放讓公眾入住,羊羊笑說:「如果當初沒有保育運動的抗爭,今日就不會有藍屋和我們。」

2006年,「香港房屋協會」提出保育藍屋,計劃鞏固建築,並拆卸70多年歷史的橙屋,打造為「傳統文化氣息」空間,而所有居民必須遷走。當時居民迷惘,住了三四代的街坊為了繼續居住,尋求「聖雅各福群會」協助。團體與街坊希望保育藍屋,同時繼續發揮住房之用。

從2006年開始,街坊每星期召開會議,與時任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商討「留屋留人」。2007年底,政府落實「留屋留人」方案,藍屋列入「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進行招標和復修工程,並且加建獨立廚廁與升降機。

時至今日,8戶街坊仍在藍屋居住,數個地舖也相繼發展,包括展覽社區舊物的「香港故事館」、推動社區貨幣的「時分天地」與供街坊串門子的「社區公所」。機構日後將在藍屋引進甜品店與素食店,延續唐樓的多元文化生活。

這道樓梯連貫通往藍屋、黃屋及橙屋。(資料圖片)

「好鄰居計劃」申請方法:

截止日期:9月23日

申請文件:以不多於兩頁A4紙,列出以下三條問題的答案

(一)你的個人簡歷同自我介紹
(二)你過去社區參與的經驗
(三)你為何選擇藍屋居住,並願意用什麼樣的方式發揮自己所長貢獻社區

表達方式:書寫、攝影、錄像或繪畫

郵寄地址:灣仔石水渠街85號聖雅各福群會多元社區中心七樓 「We 嘩藍屋好鄰居計劃工作組」收

電郵地址:VBH_GNS@sjs.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