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角掠影】福建同鄉會為何在97後湧現? 初為政經人脈、現被區議會取代

撰文:林可欣
出版:更新:

走在北角街道,抬頭上望,各大小同鄉會的牌子高掛在舊樓外牆,幾乎全部也屬福建。這些以鎮或村為單位的同鄉會,於1997年至千禧後,如雨後春筍湧現,再度聚集同鄉人。為什麼?
有研究福建移民的學者指出,香港半世紀來,愈來愈多來自福建不同鄉、村或鎮的同鄉人來港,力量分散,成立自己歸屬的小型同鄉會,能爭取福建族群內的話語權,連結鄉親,也提供門路予新一代同鄉人,接通大陸人脈和機遇。而有多年歷史的福建同鄉會,其政治影響力近年漸被東區區議會取代和淡化。

鄉人於重要時節,在同鄉會內飯聚聊天、打麻雀,聯絡感情。(曾梓洋攝)

福建同鄉會早於1939年成立,除了為「團結鄉親、抗戰救國」,也於1950、1960年代,接應新來港的福建人,為他們提供起居飲食的基本需要,協助同鄉適應香港生活。樹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羅永生指,福建人在香港,作為廣東以外的第二大族群,成立同鄉會能爭取社會的話語權,成為當時福建族群發聲的有力團體。

區議會取代功能 大型同鄉會政治力量漸少
「60年代香港政治較寡頭,未必如今天開放,同鄉會有與政府議價的權力,有政治影響力。」羅永生續說,但因同鄉會不是法定機構,隨着區議會發展,影響力和認受性高,愈來愈多福建人加入東區區議會,成為發聲及關注福建族群問題的空間,令同鄉會現只為地區聯誼組織,政治功能漸被淡化。時至今天,福建社團聯會及部分同鄉會如今於政治選舉中,屬動員助選力量。

現時香港約230個分別以福建城鎮或村為單位的同鄉會、家鄉校友會,成為支持及連繫中國大陸或中資機構的重要力量,因此,1997年至千禧年以後同鄉會大量湧現。與此同時,鄉親當年來港各自打拚,多年未有聯繫,至中老年的經濟能力較充裕,才有個身外錢,捐款成立同鄉會,湊錢購置會館單位。

縱然鄉人將老去,但羅永生說,營運同鄉會的所需資源不多,延續和接手管理不是問題。(曾梓洋攝)

羅永生指,1970年代後愈來愈多福建人來港定居,並散落至各區,整個族群力量分散,較難再密切連結。他補充,比起60年代,現今愈來愈多不同途徑和機會發聲,各鄉會皆想在福建大族群當中,代表他們的城鎮或村爭取話語權,增加其影響力。

同鄉會:北上找機遇的橋樑 

「這些同鄉會讓散落在香港第二、三代的福建人,能連繫家鄉、尋根,甚至作為較可靠門路,北上尋找機遇。」羅永生指出,於大陸投資和做生意,需要人脈關係,新一代以同鄉會為中介者,接通大陸,能於當地較順利發展。「不一定是商機,也有人想代表鄉下出任政協職位。」

而老鄉人同樣每天到同鄉會閒坐,與鄉親聚會,聯絡感情。羅永生解釋:「香港有種城市疏離感,亦較廣東化,使福建人有隔閡,同鄉會令他們有親切感。」

不論規模大小,同鄉會凝聚鄉里的功能多年不變,更有些以體育和宗教信仰連繫鄉親。例如香港褔建體育會,「能為鄉里提供體育活動,因香港早期的文娛活動不多。」亦有同鄉會單位內設立庵堂和壇位,與鄉親一同供奉家鄉神佛。「反映同鄉會很在地化,除了解決鄉親生活和物質需要,也是精神寄託空間。」

近年愈來愈多各大小的同鄉會成立,各自代表他們的村或鄉鎮。(曾梓洋攝)
有些同鄉會於北角舊廈內設立庵堂,讓鄉里一同供奉家鄉神明,凝聚鄉里。(曾梓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