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從倒夜香到現代化淨水 污水渠的地下世界

撰文:陳銘智
出版:更新:

「夏天為大地帶嚟雨水(美腿),疏導雨水,需要暢通嘅渠道......」對不少香港人來說,這個渠務署廣告絕不陌生。
1880年香港只有182個沖水廁所,大多數人在「屎坑」解決大小二便(即旱廁設計,挖掘地洞儲藏排泄物)。從1890年成立的渠務辦事處(現今為渠務署),為處理香港人的大小二便而努力,由人手倒夜香到今天設計出現代化管道收集和排放污水,一直以來彷彿是個在地下工作的政府部門。

不說不知,香港地底鋪設總共1700公里長的渠道,相當於印度和中國的邊境總長,港鐵鐵路總長度才不過220.9公里。每天從住宅、商廈、工廈收集的污水共計280萬立方米,足以注滿1120個標準泳池,一年累積10億立方米,處理後的污水會從深海排放管排出大海稀釋、沖散。

曾經經歷過旱災,水資源在香港十分重要,在沙田污水處理廠內,那些排出的污水已經接近乾淨,排出去大海也不會污染海洋。這是渠務署多年的排污方針「雨污分流」,為了不使污水排放到河溪和維港,現在家居與工業用污水與街邊的雨水渠,會分開兩種渠管收集。(吳鍾坤攝)

每個香港人一日製造300公升污水 

要知道污水渠如何運作,與其打開渠蓋,爬入地下渠管,倒不如到渠務署污水處理廠參觀。沙田馬料水的污水處理廠,面積29公頃,在1982年投入服務,當時渠務署尚未成立,而是其前身渠務辦事處。在渠務署機電工程師黃子冲帶領下,記者遊覽污水處理廠,展開一場關於污水的另類導賞。

沙田污水處理廠每天最高可處理34萬立方米的污水。現時沙田區人口64萬人,而每天收集到的污水介乎23至25萬立方米,那麼每人一日產生幾多污水?包括廚餘、大小二便沖廁以及洗澡,答案是一人承包200至300公升,相當於一個雙門雪櫃的容量。

「夜香婆」一早絕跡於香港,但是未有發達的污水收集渠道時,百年前香港人的大小二便,全靠她們人手收集,再運到維港或河溪排放。「夜來香」反而是惡臭,一旦天氣乾旱,河水未能沖刷所有污水,便有衛生問題。(吳鍾坤攝)

雨污分流 污水排放到外海改善水污染

黃子冲介紹香港渠務發展,說1950年代香港社會環境大大改變,人手處理污水如倒夜香開始不能應付,而且產生公眾衛生隱憂。「人口增張迅速,工業與家居排出的污水同樣增加,傳統做法是『雨污合流』,污水排放到河溪或維港,但是水的沖刷和稀釋來不及處理。」他展示幾張舊時夜香婆排隊倒夜香的照片,說如果遇上旱季,河流乾涸,堆積的污水會污染水質,河流生態受影響,亦可能爆發霍亂。

舊日的處理污水方法直到1980年代尾,終於有革命性的改變。1989年,政府發表《白皮書︰對抗污染莫遲疑》,從空氣污染、噪音污染、泳灘水質等鋪陳香港環境問題,其中一項舉措是成立渠務署,掌管香港污水收集,除污淨流、建立防洪工程,以及維港水質潔淨工作,維港渡海泳一度因為污染太嚴重而停辦,2011年成功復辦維港渡海泳,渠務署出力不少。

現時渠務署轄下的渠管分為雨水渠和污水渠,雨水會經渠管直接排放出海,而污水則要經過一系列淨化處理,再由鋪設於海底的管道,排放到香港外海,讓海洋加以稀釋淨化。

重口味導賞:沉澱池看上去似豬潤水

為了淨化污水,渠務署轄下共有297所污水處理設施,當中包括70所污水處理廠和227污水泵房,以沙田的家居污水為例,污水會陸續經屋邨污水渠、公共污水渠、源禾路泵房,才到達污水處理廠。因為污水成份不同,渠務署有五種處理級別,視乎污水種類運用適當程序,像沙田這間就就採用基本、一級和二級處理。

基本處理(清除污水中直徑超過6毫米的雜物)
一級處理(沉澱過程清除污水中可沉澱的總懸浮固體)
化學強化一級處理(加入化學品如三氯化鐵,明礬等加強效果)
二級處理(利用微生物淨化經一級處理後的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
三級處理(以生物反應池和過濾淨化污水)

在沙田污水處理廠工作5年,機電工程師黃子冲娓娓道來廠內淨化污水的設備,明顯是理科出身的他,講解淨化原理和設備的細節時,不時令記者不明所以,好在還有另一名同事從旁協助他把艱澀的生物名詞「翻譯」成更易懂的中文。(吳鍾坤攝)

戴上工程師頭盔,黃子冲帶記者來到污水處理的最後一站「最後沉澱池」。來到這裏之前,污水廠會隔走所有6毫米以上的殘渣如廚餘、紙巾,排泄物則一早被分解;隨後會進入「初級沉澱」程序,針對微細污染物,並在「曝氣池」中接受生物處理,即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

最後沉澱池池面有不少沉澱物,看上去像「豬潤水」。在這階段,沉澱池會分隔污水和污泥,經紫外光消毒後便會排出大海,沉澱物則另外濃縮、消化、脫水,成品是一大堆黑色顆粒狀的污泥,會運往堆填區,氣味不算強烈,幾乎無臭。他笑說:「5年前我從渠務署機電工程科轉到這裏,當時污水廠有一定氣味,雖然現在改善好多,但不少同事說鼻子愈做愈壞,嗅覺鈍了,但我反而愈做愈敏感,什麼氣味都分辨到出來,包括污泥。」他問說污泥其實仍有種濕濡的味道,所以哪些氣味來自哪些地方,他都能一一分辨。

身在污水處理廠,可以看見遠方群山,山下有一排私人屋苑,城門河在廠旁流過。黃子冲說,始終污水廠不是受歡迎的設施,但是他們致力改善廠內環境,透過再造水種植綠化,以及改善臭味,現時可以每年舉辦開放日,市民入內參觀,絕不失禮。(吳鍾坤攝)

新加坡全國飲用污水淨化的再造水 港人難接受

污水處理廠綠意盎然,種滿不同品種的植物,黃子冲說,近年這裏推動「再造水」試驗計劃,即經過嚴格淨化程序,讓污水回復至可飲用的水平。他拿起一杯盛載再造水的水杯說:「在新加坡已經全國飲用再造水,不過香港市民始終心理上較為抗拒,所以這裏生產的再造水會用作種植,正好綠化污水廠的景觀。」

景觀改善後,為令更多市民了解渠務署工作,現時沙田污水處理廠每一年或隔年舉辦開放日,剛過去的10月中旬,有近18000名市民參觀,在工程師導賞下遊覽,揭開渠務署的神秘面紗。黃子冲也有份帶團,他覺得渠務署的工作無可避免地低調,「畢竟管道都在地底」,但他希望市民會更了解他們的工作,從而身體力行,在日常生活中節約用水。

那些就是污水處理後的污泥,黃子冲說會嗅到輕微的濕氣,但是記者嗅不出。「臨走前,送一包給你當紀念品好不好?」他笑着問,記者立即「耍手擰頭」。(吳鍾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