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講師組「疫下展覽拯救隊」 拍出360全景虛擬實境展任睇

撰文:莫家文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行各業,不但令巿民出行受制肘,連帶藝文展覽亦數度被閘停。有藝術策展人及攝影團隊組成「疫下展覽拯救隊」,着力協助受疫情影響而接近零人流的場地展館,透過VR虛擬實境、航拍及攝錄方式剪輯成精華版,讓公眾瀏覽網站觀賞,並附設導賞員講解,如同親身進入場館感受氛圍,同時為香港本土藝術展進行文獻記錄,讓即將消失的社區重建或本土手作展覽,不至於疫情爆發期間「大隱隱於巿」。

由西鐵站兆康站出口步行至屯門清涼法苑內的清山塾,若不迷路大約十多分鐘到達,不過門口掛着疫情暫停開放通告,令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由幼稚園轉營成為社區實驗場地Casphalt Cafe的清山塾,多年來先後舉辦不同類型的展覽或工作坊,同時以半素食餐廳、半展場形式營運至今,藝文攝錄團隊「時刻導賞員」上周末趕在餐廳本月底正式休業之前,為最後一個裝置藝術展覽進行360全景VR虛擬實境拍攝及航拍,有待稍後剪輯成精華版放上網站瀏覽。

+1

疫情令展覽近乎零人流

「雖然好多(展覽)場地仍然可以開放,但轉咗模式,要登記限制人數,甚至乎觀眾好少出街,出街都唔會選擇睇展覽,所以(參觀)展覽人數係大跌。」本身是藝術家及寫作人、兼為多間大學擔任講師的團隊策展人阿三,眼見疫情爆發期間,不少本土藝術家或藝文活動策展人舉辦的展覽變得寂寂無聞,於是向藝發局申請項目資助,成功取得撥款進行拍攝工作,並邀請藝評人到場,一邊針對整體展覽、相關文化議題及個別作品作出評論,拍成短片及以文字方式在網上發放,一邊化身「網上導賞員」,待剪輯成虛擬實景片段後,放上網站內供巿民自由點擊場內不同角度,再由藝評人旁述講解,讓公眾猶如親身入場參觀。

團隊負責拍攝的展覽,既有呈現本土木工手作或黑暗中微觀素描的展館,亦有去年中由巿建局宣佈重建後,九龍城公務員合作社趁着社區消失前舉辦的歷史文獻展,全部均受到疫情不同影響,變成近乎零人流,「其中一個喺深水埗大南街的展覽,其實喺(強制)檢疫區範圍內,當佢哋被劃為檢疫區的時候,嗰度附近商舖成個星期無人去。」

+3

虛擬實境有助觀眾體驗

阿三指出,私人展覽不像康文署轄下場館,既無政府資助,又缺乏資源兼營記錄工作,團隊正好做到補位作用,為值得公眾關注的社會議題進行記載,為日後藝文歷史回顧作出貢獻。「例如九龍城公務員合作社展覽,裏面係關於巿區重建,香港過去十幾至二十年前已經有,包括灣仔利東街、觀塘活化,呢類型展覽值得大家去傾,策展人用咩方法喚醒大家諗下巿區點樣重建?重建後大家生活係點?將來點樣發展呢?」

團隊的虛擬實境及相片拍攝負責人阿樂補充,「我相信每一個展覽或表演藝術都好需要VR,呢個方法相對攝影或影片,相信係一個較完整的記錄,當佢儲存到一定數量後,係香港一個文獻記錄的database(數據庫)。」

策展人阿三相信,疫情將成為本土展覽虛擬化的催化劑,未來加速更多主辦單位舉辦網上或VR虛擬實境展覽,但強調不影響場地實際體驗,「譬如數碼攝影、錄像作品,甚至乎本身已是媒體藝術,佢製作時已係程式或者電腦平台上進行,可能比較適合(虛擬展覽);陶瓷作品、版畫、裝置作品,佢有物件有物質,返回實體展覽比較好,最簡單例子一張好大幅的繪畫,可能高過一個人,畫家係希望你企喺張畫面前,張畫係包圍你自己去體驗,但落到電話(打開)只係一張相仔。」他期望虛擬實境或攝錄上網形式只係芸芸其中一種網絡展覽,期望有更多團隊開拓更多手法,推動藝文走向大眾化。

藝發局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推出特別資助「Arts Go Digital藝術數碼平台計劃」(計劃),期望啟發文化藝術工作者的創意,藉着科技發展數碼或虛擬的藝術內容(數碼製作),以藝術回應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生活模式大變的社會,促進社會共融及與受眾互動,擴闊大眾對藝術的認識和投入,讓藝術更進一步融入生活。

計劃共收到256份合資格申請,最終獲資助的68個項目涵蓋不同藝術形式,當中時刻導賞員獲資助以數碼製作手法記錄六項展覽,放上線上播放,為大眾展現多元化的藝術,提供不同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