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蓮覺苑辦學90載 集寺院學校於一身 創香港女性教育先河

撰文:曾鳳婷
出版:更新:

東蓮覺苑在2017年獲政府刊憲列為香港法定古蹟,除了具特色的佛教寺院引人注目外,作為一個辦學團體,東蓮覺苑今年已迎來90周年,而屬下三所小學和中學更是於30年代初創香港女性教育的先河,數十年推動女性教育普及化。隨着時代變遷,現時三間學校已是男女合校,致力為新一代提供教育服務。
攝影:梁鵬威

東蓮覺苑建於1935年,由何東贊助夫人張靜蓉(法號張蓮覺)斥資興建,並以她的法號和何東的名字命名。從寺院建築樓底高度便能看出它和一般中式的寺廟設計不同。

東蓮覺苑是當時座落香港島上的第一所佛教寺院,依山而建,外觀看來像一艘巨船。(受訪機構提供圖片)

建築特色揉合中西風格

東蓮覺苑是當時座落香港島上的第一所佛教寺院,由建築師馮駿設計。東蓮覺苑依山而建,外觀看來像一艘巨船,意指蘊含大乘佛教度眾生到彼岸的法義,整座建築地形為三角形,苑內採用西方的建築結構,並不難發現一些西式建築的設計特色,例如高樓底、歐洲常見的彩色玻璃大窗戶、地磚及混凝土結構等,設計元素與西方教堂相似。

同時,寺廟亦大幅度保留傳統中式建築元素,如飛簷、斗栱、琉璃瓦頂等,中西建築風格和諧融合,在本港歷史建築上較為罕見,反映東蓮覺苑有重大的保育價值。苑方亦致力推動保育工作,去年斥資針對大雄寶殿主樓包括瓦頂、屋簷、牆身及窗戶進行保育復修。

東蓮覺苑現正進行保育復修工作。(梁鵬威攝)

寺院外有兩條石柱,分別刻上寶覺義學校和寶覺佛學社字眼,中間以一條小橋作為通道往來兩處,這兩個學社正是東蓮覺苑核心部分。左邊的寶覺義學校於1931年在波斯富街設立,後來搬到東蓮覺苑旁。

辦學方針與30年代教育環境有關

而寶覺義學校的出現,其實與30年代的香港教育環境有關,由於當時鮮有為女性而設的教育機構,生活貧苦的女童沒有上學的機會。何東夫人張靜蓉便決定為這些女孩提供求學機會,在丈夫何東的支持下設立了首間義校,即寶覺義學校。現時寶覺義學校共有三間屬校,包括寶覺中學、寶覺小學及元朗寶覺小學,而最早設立的一間已有90年歷史。

寺內迴廊曾成為民眾避難所 民初文物極具歷史價值

左邊是寶覺義學校,而右邊便是寺院本體,大殿入口供奉了不同的佛像,例如彌勒佛及韋馱菩薩等。細看之下,地板是由印有花紋的水磨石組成,層層遞進連接到大殿。而大殿格局則是一個長方形,正中間放置供桌,兩旁則設有法鼓和法鐘。大殿同樣屬樓底高的設計,在正上方有迴廊,據知香港抗戰時期,迴廊成了民眾避難之處。

+1

寺院內亦珍藏不少香港民初文物,包括由名人相贈的橫匾,例如在大殿有由發動西安事變的張學良題寫的「慈雲覆幬」、謝孟博書贈的寶覺學校校訓「慈悲博愛」,由及清末維新變法發起人康有為送贈的楹聯「有播耨迦觀諸天大圓鏡智歷帝網重重理事無礙,以波羅密度一切眾香國土種福田一一功德甚多」等,甚具歷史價值。

離開大殿,步上樓梯,途中看到一些彩色玻璃大窗戶,以藍色、黃色、粉紅色和白色作為主色調,窗框則由木和鐵製成。細望下窗戶印有暗花形狀,雖留下一點歲月痕跡,但尚算保養得宜。穿過樓梯便到達祖先堂,內裏放滿先人牌位,供家屬追思。祖先堂的地板設計是迴紋的寶相花,位置在祖堂的正中間,以棕色、黃色、藍色和綠色作為主色調,在祖堂中顯得十分亮眼。

萬本經書存「藏經閣」 閣內展示「佛經經書始祖」

而存放越過一萬本的佛經經書的圖書館「藏經閣」,所有經書每年均有取出一次的機會,由於紙張容易受溫度和濕氣影響而受潮,故一年一次需在寺院廣場的空置地方進行「曬經」工作,令經書能好好保存。在閣內展示出一束葉子,原來它名為貝葉。在紙張未普及前,古印度人便使用貝葉,以巴利文把一些口傳經文記載下來,故貝葉可謂是最初佛經經書的始祖。

適逢東蓮覺苑辦學90周年,現時寺院有限度對外開放,亦有提供網上導賞,苑方亦為大眾籌備了一系列的活動如音樂劇和研討會等。行政總監吳志軒博士表示,希望透過這些活動,與時代接軌,亦邀請師友們和社會各界一同回顧和展望東蓮覺苑在辦學和弘法的工作,從基礎教育、專上院校的研教、到佛教的社會應用推廣,東蓮覺苑希望以慈悲博愛的宗旨,傳承出新。

東蓮覺苑苑長僧徹法師第八任苑長則表示,東蓮覺苑一直秉承平等普及教育的辦學精神,就如佛陀時代打破四姓階級制度一樣,希望讓學生在平等無別的氣氛下一起學習,實踐佛法的教育。在辦學整個過程絕不輕鬆,惟有賴過往仝人努力和對教育願景的前瞻性,讓後人有依可循,不忘初心。他希望未來亦會在董事會和學校仝人的支持下,繼續用心將東蓮覺苑辦學做得更好,並隨着社會的需要,善巧地運用資源配套,提供更優質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