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製造】地盤工被欠薪 變自給自足花農 婆婆打造大埔桃花源

撰文:吳世寧
出版:更新:

早前屯門桃花伯伯被「撻訂」,積存大量桃花樹未能散貨,引發網民一呼百應購買桃花,支持本土農業。大家才知道原來在香港仍有一片片的「桃花源」 ,真正香港製造——超過50年的耕種歷史培育出香港獨特的桃花:花瓣大、顏色鮮豔。林村叫「順發」的農場,一個桃花婆婆悉心打造一個香港製造的桃花源。她本是地盤工人,因僱主欠薪走上種花之路,從一竅不通到無師自通,今年園內300多棵桃花,花蕾飽滿,正待新春盛放。「都係種花好,唔駛日日返工睇人面色呀嘛!」65歲的賴太說。

賴太本是地盤工人,因被欠薪才毅然轉行種桃花,至今已種了16年。除了桃花,她也會種菜,自給自足自己吃。(吳世寧攝)

地盤打工被欠薪 轉行栽種桃花

賴太的老爺是經驗豐富的桃花花農,於是賴太決定種桃花。不過老爺不願教,賴太唯有從老爺那邊取得幼苗,就誤打誤撞的試起來。種桃花豈是易事,冷熱氣溫、打風下雨皆影響開放;而且動輒用上兩、三年,桃樹才長得茁重,花苞才繁多,可以售賣。賴太放下建築地盤的粗重工作,開始照料嬌嫩柔弱的桃花,過著日出日落的農夫生活,也可謂一波三折。「初初我乜都唔識,見到隔離農場開始除蟲我就除,開始施肥我又施。但都要等3年呀!頭果3年都開得唔好,慢慢先一年比一年多。」賴太說。但苦等桃樹長時,又難料天氣。去年掛8號風球,把5、6棵桃花樹吹倒了;有時下一場酸雨,第二天一看桃花已變得霉爛。「都無得擔心嘅,種田就係要聽天由命。」賴太無奈地道。

誤打誤撞闖入賴太的順發花場——賴太和一眾女兒、新抱、孫兒正圍坐嗑瓜子。聽到記者想訪問花農,賴太女兒指著賴太說:「你搵啱人啦!呢個阿婆好勁架!一個人種哂咁多棵桃花。今年成個林村得佢嘅花啱啱開正新年。」說罷就豪氣的拉一張凳請記者坐下。兩個不過數歲大的孫兒,好奇的看著記者。

賴太雖一頭灰髮,但說話中氣十足。「我種桃花15、6年啦!之前我就做地盤做咗8年,『打風砲』。即係人哋鏟地台、打水泥之前搵支大砲嚟打,好重好辛苦架。」賴太說。想不到付出血汗多年,最後公司竟欠薪,最後賴太只賠得4成薪金。「人又灰心,加埋仔女勸我唔好咁辛苦,於是決定試下種花啦。」賴太說。

港產因為較新鮮,根部的刀口處理好,所以桃花花瓣大,顏色也較內地桃花鮮豔,是一種醒目的桃紅。(吳世寧攝)
賴太的兩個孫兒把桃花田當成遊樂場。(吳世寧攝)

「所以有時有客買桃花,想要埋個頭 (根部),我唔捨得俾佢。」賴太說。因為每棵桃花都是凝聚數年的心血; 把桃花砍掉給客人後,留下的根部可繼續生長,故賴太捨不得連著根部一併發售。而桃花除了栽種年期長外,亦需要人力——摘芽、除蟲、施肥、除草等等。賴太因此幾乎天天也守著桃花田。「打工都話有假放呀,種花真係一日都冇!」賴太的女兒道。但賴太又說:「不過呢度唔駛睇住老細面色。早啲起身又得,晏啲又得,自由自在。」

花農會把長得出色的桃花的樹枝折斷,進行扦插,培育新一代幼苗。(吳世寧攝)

港產桃花比內地顏色鮮豔、花瓣大

不過,香港的農地在政府發展、商家投機下,日益減少;同時內地的年花價格廉宜、供應數量又多,港產桃花還有優勢嗎?原來香港桃花種植可謂歷史悠久。香港港九花卉職工總會理事曾國強指,1970年代起,已有花農在沙田、大埔、元朗等地種桃花。後來因收地發展,目前桃花園多集中在林村谷一帶。「香港桃花比內地顏色更鮮豔,而且保証開到花。大陸桃花砍咗之後運落黎,旱一旱水,就未必開到。」他說。港產桃花因為沒有長途跋涉坐密斗車的運輸過程,當然更新鮮。他補充,加上內地砍桃花後,根部的刀口處理不夠港農做得好,水份無法傳上頂部。其他年花如年桔為減輕成本,多在內地培育才運到香港繼續種,但桃花就早由扦插開始已在香港進行。賴太也自豪地說:「大陸花朵好細,手指甲咁細。但香港桃花花瓣就又大又紅!」

賴太兒孫滿堂,有四個兒女、八個孫兒。採訪當天四個仔女都在桃花園幫忙送貨,兩個孫兒在農田裡玩泥巴,不亦樂乎。「冇㗎啦,一把年紀,仲做得幾多年?仔女都未必願做啦。」賴太說。即便如此,賴太一家仍享受這樣的桃花時光,以及種田所帶給他們的自由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