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協消失|教育界人士組工會望爭權益:老師係寶貴資源

撰文:呂諾君
出版:更新:

近月香港出現工會解散潮,有逾9萬名會員、香港最大單一行業工會的教協,亦在8月時宣布解散。教協消失,首當其衝的是前線教師;面對排山倒海的工作量和壓力,他們的權益、福利日後可以如何爭取?
曾為九龍城區議員、現為香港幼稚園教育專業交流協會主席的丁健華表示,平日聽到許多前線老師反映對現有教育政策感到不滿,面對縮班殺校,卻沒有組織能夠提供幫助。他坦言有意成立一個新的教師工會,認為要「返回初心」,製造由教師主導的平台,為他們爭取權益。提到如泰山壓頂般的國安教育,他批評為「失敗」;但認為如有適當的溝通和教育,相信全港教師都願意配合。

曾為九龍城區議員、現為香港幼稚園教育專業交流協會主席的丁健華表示,有意成立一個新的教師工會,為教師發聲。(呂諾君攝)

丁健華是九龍城的地區工作者,前年區選中曾爭取連任,最後敗給律師及民主派人士黃國桐。他同時是一間教育機構的總監,早年涉足教育界,源於20多年前研發出一套音樂教學課程,至今仍有不少幼稚園採用。雖然不是一名老師,但他認為,自己對教師行業的了解不淺,也能意識到一眾老師們正在面對的困難,「正因為我唔係佢哋校長、上司,更加容易接觸到老師嘅真正聲音。」他指,近年的教育政策往往對前線老師和辦學團體產生衝擊,例如在教改之下,老師的工作量有增無減,又要為應付進修疲於奔命。

而在疫情下,一班老師要進行網上授課,丁健華形容,老師要「自編自導自演」,更要學習剪片,整個行業工作範圍如同「多咗一個section」, 但局方全無支援。他認為網課能有效進行,全賴老師們有責任感「做好件事」;惟面對出生率下降、移民潮等,學生人數按年下降,政府卻只是縮班殺校,教師猶如「工具人」,「共渡難關時就話要一齊,到冇學生就話殺。」丁指出,教育是一門專業,老師由受訓、第一日工作開始,便「冇諗過轉行」,批評現今政策對老師並不人道,「教育係香港重要、不可或缺嘅部分,老師係當中嘅寶貴資源,政府唔應該咁樣對老師。」

嘆從無政策提及教師身心健康

談到教協消失,這個曾經由香港各個大學、中學、小學、幼稚園、特殊學校等教師組成的「老牌」工會,除了有超市廣為人知,事實上亦為教師爭取權益近半世紀。對於教協,丁健華認為,早期的教協確實是為教師著想,但後期變得政治化,他打算成立一個「香港教師工會」,希望能「返回初心」,為教師「爭福利、保權益」。他又提到,報章上不時聽到有關教師身心健康的負面消息,認為只屬冰山一角,希望日後在此方面亦能提供協助,「從來都冇一個政策提到老師嘅身心健康,冇一個正式團體為佢哋發聲。」他指,日後工會不會由他主導,冀吸引大量教師加入後由他們倡議,「一個人嘅聲音好少,但十個人嘅聲音就會多好多。」

丁指出,教育是一門專業,老師由受訓、第一日工作開始,便「冇諗過轉行」,批評現今政策對老師並不人道。(呂諾君攝)

丁健華提到,現時的教育政策有不少地方可以改善。以幼稚園為例,「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計劃」下的學校都會有政府資助,金額按學生「人頭」計算,但在出生率下降之下,資助額的增幅只按通脹率提升;對於私立幼稚園,獲得的援助就更只有「保就業」計劃,兩者的營運壓力均十分嚴峻。

批評國安教育「好失敗」

對於國安教育,丁健華則批評,政府推行過急且支援不足,認為需要一個學習、解釋的過程,老師才真心願意去做,「其實係好失敗嘅事,我哋係做教育,但𠵱家唔係用教育老師嘅方法去做呢件事。」他又指,國安教育應要有序推行,並為老師提供教材,「因為佢(國安法)係一個法,一個法律條文......前提係政府冇教,政策落嚟佢(老師)就要做。」丁指,不少教師反映「唔知點教」,亦擔心「教錯」會觸犯法例;但他認為,如有適當的溝通和教育,相信全港教師都願意配合去做。

面對出生率下降、移民潮等,香港的學生人數正按年下降。(資料圖片)

丁健華已報名參選立法會教育界功能界別,其他候選人包括林日豐、朱國強、文詩詠、林泳施。立法會選舉各界別參選名單,請按此參閱《香港01》選舉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