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鳴春】土炮春藥店結業 百年文物掃出街 判頭、市民自發救亡

撰文:林綺琪
出版:更新:

上環約百年歷史的壯陽藥老店早前結業,並將儲物倉內的老店舊物全數清走,老店招牌、印證藥店在日本闖出名堂的海報、甚至祖先肖像等,數天前均與破爛的傢具無異、同樣流落在皇后大道西街頭的貨斗內,準備好送往堆填區。
本地舊物收藏家鍾燕齊聞訊趕至,更與疑是任室內建築師的外國人、摩羅街的古董店老闆及貨斗判頭,即場展開了街頭拍賣會,力保部分舊物。
當上一代人的努力、老店昔日的光輝,以及香港民生發展的足跡都可以丟棄,鍾燕齊慨嘆是源於香港未有教育下一代人珍視歷史:「用1,000呎單位放舊物,定係賣咗個1,000呎單位賺到錢?」

雷鳴春的舊物全數被清空,原本都被丟進貨斗內,其後部分舊物被鍾燕齊及其友人、收藏家及途經的外國人買走。(林綺琪攝)

夾雜在上環眾多的參茸海味店之間,皇后大道西一棟唐樓大廈的門口,印着已掉漆、但仍隱約可見的「雷鳴春」三個大字,雷鳴春的店設在一樓。門外沒有門鐘,大門也緊鎖,隔壁的海味店老闆娘說,過往抄電錶、裝修工人要到訪該店,都只能在樓下枯等,直到有人出入大廈,才能伺機溜進去。

城西關注組成員張朝敦說,雷鳴春從前叫「廣德堂」,估計於1910年代末已開業,藥店初期獨沽一味只售壯陽藥,老店在上環永樂街。後來只剩下皇后大道西這家樓上舖,從前仍有雷氏後人在此診症,近20多年來一直丟空。有指上址已被出租或出售,本周二(2月28日)該單位內的物品突然全數被清出,由貨斗判頭搬走。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上址自七十年代由雷鳴春精補精藥行有限公司以11萬元購入,業權暫時未有變動。

記者日前(3月1日)到訪上址,已無人應門。(林綺琪攝)

環保斗判頭街頭拍賣舊物  市民即場競投搶救

鍾燕齊本周二收到友人消息,立即趕到現場「救亡」。到場後,鍾與友人一同搬運貨物期間,一名外國人路過,同樣對這批舊物深感興趣,很短時間內,對方已選好他想要買走的物品。皇后大道西的街頭當日便即席展開了拍賣會,由貨斗判頭主持,鍾燕齊及該外國人為競投者,其後附近摩羅街的古董店老闆亦聞風而至,加入競投。

但鍾礙於財力有限,只能買回部分舊物,最重要是保住了雷鳴春的招牌,但製藥工具已都被外國人買走。他說自己出價1,000元買一張相或一幅畫,但仍未能成功競投,估計外國人出價更高。部分物品如老店內的傢俬,自他到現場時則已被毀壞,故亦無從補救。記者日前(3月1日)到上址觀察,貨斗仍放置於雷鳴春對出的街上,但貨斗內只剩下一些舊被鋪、木條等雜物,搬運工人表示當日會清走所有物品

鍾燕齊說,雷鳴春的製藥工具已全數被路過的外國人(上圖右)買走,他則保存了雷鳴春的招牌(下圖一樓外牆);由於招牌與鐵絲網相連,他當日即席在街頭拆除鐵絲網,費了一番工夫。(受訪者提供圖片)
(香港昔日情懷facebook圖片)
雷鳴春當年的宣傳海報(左、右),見證了老店曾在日本京都營運的歷史;老店創始人雷鳴春的畫像(中),當日亦被丟棄。(受訪者提供圖片)
雷鳴春老店舊日的紙袋設計精緻,「專賣靚嘢」四字甚有老香港特色,鍾燕齊甫將照片放上facebook,即有多人留言詢問,欲取得紙袋留念。(受訪者提供圖片)

歷史寶物還是謀生工具?

老牌壯陽藥專門店在香港可說屈指可數。然而,這老店的招牌最終卻要街外人才得以保存,鍾燕齊認為,這是源於香港缺乏叫人珍視歷史的教育,亦沒有將歷史的意義傳到下一代:「佢哋長期對住啲嘢,反而唔會覺得要珍惜;對佢哋來講,只係謀生工具、係知識,又或者係生活嘅過程。」故近年不少老店結業,也不會保留店內的東西。

張朝敦亦認為,雷鳴春的後人沒有慎終追遠的精神,將前人畫像、老字號招牌等亦視為垃圾,令人失望。

鍾又批評,政府僵化的文化保育制度,令很多有歷史價值的物品未能及時被拯救。他們以一套老舊的制度來評估本地舊物的價值,部分團隊成員甚至對歷史不熟悉,因而不承認一些流落在坊間的收藏品;加上審核收藏品需時,若如雷鳴春般即時清走舊物的個案,很多物品在被評定價值前,已被送往堆填區。

鍾燕齊批評本港的文化保育制度僵化,令很多舊物白白被丟棄。(資料圖片)

負責人:因維修大廈要清理單位

由於財力有限,鍾燕齊最終買回了數箱物品,他說會保留文具及文獻,其餘物品則會售予其他收藏家或惜物之人。他認為若將保留舊物的意義停留在懷舊的層面,實在過於脆弱,他其後會就這批文獻進行學術研究,再決定如何處置該批物品。

雷鳴春精補精藥行董事雷文行日前回覆傳媒查詢時,表示對事件並不知情,又指藥行已停止製藥逾20年。由於該大廈近日因石屎剝落需要維修,遂安排裝修公司清理單位及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