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偷走運動員生涯 躲避盤教練:唔出外比賽,我入港隊有咩用?

撰文:來稿文章
出版:更新:

「日日運動身體好」是康樂文化事務署與衛生署自2000年推行的「普及健體運動」宣傳口號,目的是提高市民對運動的興趣和鼓勵把運動融入生活。大家對打籃球、踢足球,一定不會感到陌生,但新興運動你又有聽過嗎?

撰文:MWYO青年辦公室傳訊經理黃清兒

新興運動老幼咸宜 長者投入芬蘭木棋

今年21歲的Jason是一位新興運動教練,不論是芬蘭木棋、躲避盤或者圓網球等,他都一樣精通。Jason一邊示範,一邊解釋:「新興運動嘅體能要求、場地大小、規則,相對上就冇主流運動咁多嘅,所以係好適合大人小朋友甚至長者一齊玩!好似呢個運動叫芬蘭木棋,源自於芬蘭,係一個投擲運動,老人家都適合玩。」芬蘭木棋起源於1996年,其輕巧方便易於攜帶,在任何空曠軟地都可以進行,即使最不願動的人都可以參與。

傳統運動發展成熟,技術要求較高;新興運動則大多數是新項目,技術門檻較低,適合不同年齡人士。Jason平日也會開班授課,讓更多人認識新興運動,當中也有不少難忘事,他憶述:「好特別嘅一個經歷,就係我教一班老人院嘅長者玩芬蘭木棋。呢班長者當中,有啲就要攞拐杖,甚至有啲要坐輪椅嘅,你見佢哋由第一堂,大家都好文靜、好怕羞,唔敢嘗試,去到之後,佢哋愈玩愈積極,甚至同隊友商討策略,我都覺得好感動。其實老人院裏面的長者,都好想郁動吓,去接觸新事物。」

新興運動訓練「腦力」同時也可以鍛練肌肉,適合運動新手。近年,政府積極提倡終身運動的好習慣,加上香港的健兒在多項國際體育賽事中取得佳績,社會各界再次關注香港的體育發展。Jason認為,大眾的目光不應只放在精英項目上:「政府其實喺十幾廿年前都推行咗一個政策,就係將運動精英化、盛事化、普及化。但無奈政府主要顧住精英化,卻忽略另外一面的發展。其實要令到體育運動精英化、盛事化,我哋先將要運動普及化,令唔同嘅人去接觸多啲運動!但係其實大家都知道,而家嘅小學生,每個禮拜都係得兩節體育堂。」

小學組織躲避盤隊參賽 感受久違的運動熱情

接盤還是躲盤?讓人緊張又刺激的躲避盤這天拍攝團隊來到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校內的躲避盤隊於月前成立,Jason是他們的教練,偶然還會帶他們參與校外比賽,於七月下旬參與「扶輪盃-躲避盤小學邀請賽」中更取得亞軍。

躲避盤(dodgebee)源自日本,玩法糅合了閃避球和飛盤,於近年在學界中流行起來。Jason說躲避盤玩法簡單,只需瞄準目標,將飛盤擲向對手,當飛盤打到對方身體時,而他又未能將盤接穩便要出局。過程中,當飛盤向着你飛過來,能否即時作出反應,一瞬間要接盤還是躲避,令人感覺好玩又刺激。

一群小學生在操場上跑來跑去、吱吱渣渣很是興奮。Jason高聲道:「我哋先做個深蹲加扭腰嘅動作,慢慢嚟⋯⋯」過去兩三年,受到新冠疫情的衝擊,學生大部分時間留在家裏上網課,難怪他們會特別珍惜可以在校園內跑跑跳跳的日子。Jason接着解釋:「小朋友玩躲避盤,可以訓練到佢哋團隊合作精神,同埋訓練佢哋溝通嘅能力。因為比賽嘅時候,我哋要傳送訊號俾隊友,傳盤、進行攻擊,所以溝通係非常緊要!」

根據衛生署於2021年發表的《疫情下香港兒童及青少年的健康狀況》調查報告,逾五成半(56.8%)及六成半(65.2%)的受訪中學生較疫情前減少了日常體能活動量和戶外活動量,主要原因包括公共運動設施關閉、在家運動的空間和類別選擇有限、對疫情恐懼而減少外出等。無奈在疫情下,很多訓練班也要暫停,但是Jason並沒有停下腳步,反而嘗試在困難中尋找生機。「喺第五波疫情期間,我參加咗由大學舉辦嘅義工服務去推廣新興運動,分別有教小朋友同埋長者。挑戰都幾大,因為改咗用Zoom(線上形式)進行,無論係教材方面、或者有咩環節,都要重新諗過,可能有啲教學影片,都要事先拍定,對我嚟講都係一個新嘗試。我覺得最重要就係逆境自強,雖然疫情期間收入少咗,但起碼可以將呢種運動傳授俾唔同嘅人。」

疫情下躲避盤港隊無法出外參賽:對運動員打擊大

躲避盤在眾多新興運動當中發展較為成熟,並設有香港代表隊。Jason亦不時去觀摩港隊的訓練,希望汲收更多教學經驗。躲避盤港隊教練尹晞是Jason的導師兼好友,兩人經常會互相切磋技巧。尹晞表示在疫情之前,港隊與日本、台灣、澳門等地的躲避盤代表隊,都有緊密聯繫,經常會到國外參加友誼賽、亞洲賽等。但是過去幾年,疫情肆虐全球,很多國家實施封關,嚴防疫症蔓延,多項世界性的體育賽事,都被迫延期取消。

尹晞慨嘆疫情窒礙躲避盤港隊的發展,招生越來越困難,「我諗港隊的確個吸引力會下降,大家都知道,可能嚟緊呢年,基本上都唔會出外比賽,究竟我入港隊有咩用呢?的確係要好有心、好鐘意呢個運動嘅人先會留低。」Jason呼應道:「對於運動員嚟講,個打擊係好大嘅,因為大家都知道,其實運動員個活躍嘅年期係相對短,咁可能正值廿幾歲,佢哋體能最旺盛嘅時候,但無奈可能一啲恆常嘅練習受到疫情影響,或者有啲比賽被迫取消,其實佢哋動力都會少咗好多。」

早前,MWYO青年辦公室發表的《香港青年發展藍圖》亦建議,檢視中學的體育課程,並引入新興運動去激發青年對運動的興趣。同時,學校可設計系統性、循序漸進的體育課程,令學生在初中接觸不同的項目後,在高中可專注發展其中一項。展望將來,Jason期望政府能在資源分配上給予新興運動更多支持,讓市民體會運動的樂趣,「我希望可以將新興運動繼續去傳承啦,因為其實自己畢竟都就嚟要畢業,我都唔擔保將來會繼續擔任新興運動教練,因為可能受唔同原因影響,可能要有正職,為口奔馳,咁但係我都希望新興運動嘅運動員又好、教練都好,大家都可以將呢項咁有意義嘅運動去宣揚,令更多香港人了解到新興運動。」

疫情雖然偷走了運動員近3年的體育生涯,但是從很多訪問當中我們都看到他們仍然保持鬥志。眼見近年香港代表隊屢創佳績,我們期待社會復常後,能夠推廣更多運動項目,成就更多運動健兒一起重回比賽場上為香港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