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梯田】昔日荃灣、火炭有梯田 大帽山茶田百年歷史

撰文:黃妍萍
出版:更新:

「香港有梯田?」跟朋友談起香港有梯田,人人都驚訝萬分。原來1960年代的香港到處都是梯田,荃灣、葵涌、火炭……善用山地之餘,也保持了水土,防止氾濫,又為耕地蓄下養份。但這些梯田自1970年代後,或漸荒廢,或被夷為平地。被遺忘的梯田,藏着多少秘密?

1960年的大埔,當年整座山都是梯田,更有人在山頂搭屋。(政府新聞處)
+1

香港梯田分3種

昔日港人以漁農為業,香港山多平地少,平地不夠謀生,不少人由是上山開墾,梯田可說養活了不少香港人。1960年代的香港到處都是梯田,包括荃灣、葵涌、火炭……慢着,這些今天不全是工廠區嗎?是的,1970年代工業進入高峰,梯田或荒廢或被夷平,工廠大廈取而代之成為區內地標。

大帽山茶田遺跡有100年歷史

但在較偏遠的地方,梯田仍然存在,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亦保留了一片梯田。該園永續生活及農業部主任葉子林指,香港的梯田按種植種類可分為3種,第一種是現時仍可看見的大帽山茶田遺跡,至少100年歷史;第二種是菠蘿田,如菠蘿輋昔日便是梯田,這種田不太需要淋水,屬於旱田;第三種是水稻田,分佈在各處村落,因水多樹木容易生長,現在已成了叢林。

沙頭角這片梯田是旱田,沒被叢林掩蓋,卻也長滿野草。(黃妍萍攝)

蓄水又防洪 河水源源不絕

這些變成了叢林的梯田,昔日卻是蓄水、防洪的好幫手。農民將坡地開墾成一級級時,會在每級邊緣修築一道蓄水埂,水便不易流走,下滲的時間增加,最終流回河道,令河流不枯竭也不暴漲。據台灣林務局研究,高25至30厘米的梯田,1立方米便可蓄1公噸水。如是能防止氾濫,並在暴雨時延緩洪水到達的時間。農民修築的蓄水池,亦增加了地面蓄水的容量。

另一方面,梯田亦較斜坡有效防止養份流失,有利種植。土壤沖刷少了,也能減少下游淤積,水質得以保持。而且若屬水梯田,往往位處林地、溪流旁邊,能擋去外間對郊野的污染,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許多魚類、昆蟲、雀鳥得以棲息。

【香港製造】荔枝窩居民義工拎起鋤頭復耕 創本土靚薑品牌

梯田往往與溪流相生。(黃妍萍攝)

成生態緩衝區 台灣倡復育梯田 成教學資源

近年台灣提倡復育梯田,其中新北貢寮恢復了大片水梯田,稀有水生植物小穀精草隨即出現,超過50種蜻蜓出沒,各種魚類如需乾淨水質的青鱂魚都重新出現,同時梯田考察更成了不少學校的教學環節。

在香港,梯田消失後,政府要整治河水就只知擴闊河道,卻讓河變成了渠,地下水通通流走,農民唯有棄耕,城市逐漸擴張。如今僅存的農地擔當着郊野與城市間的緩衝角色,讓生態得以維持,近年愈來愈多人種水稻,讓農業濕地重現,並帶來各種體驗活動,下一代得以重新認識食物和農耕文化。然而在「香港2030+」的規劃、發展商囤地、破壞農地罰則寬鬆下,不少農地都將被發展。當台灣在提倡保育農地,香港又會走向何方?

延伸閱讀:

【來稿】《香港2030+》為誰規劃?誰的遠景?​

【新界東北專頁】囤地、拆遷、發展 我們的土地開發正義嗎?

【新田農夫迫遷‧上】「傻瓜」分享農作 守望半世紀農田抗水貨倉

梯田系列:

【香港有梯田.一】沙頭角有條梯田村荒廢40年 村長:想搵人復耕

【香港有梯田.二】3萬呎西貢農地曾淪劏車場 港人花5年修梯田

【香港有梯田.有片】西貢梯田荒廢半世紀今復修 水重流田野

更多昔日梯田照片可到港大的香港印象(HONG KONG IMAGE DATABASE)網頁瀏覽。

香港的未來,會是如何?(黃妍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