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廣華助產士揭秘辛 1晚接生31個最驚險 宮頸未開足便推入產房

撰文:香港中華書局
出版:更新:

作為廣華醫院護士學校培訓的3,300名助產士其中一員,何麗雯姑娘37年的護士生涯主要在產科工作,接生過無數嬰孩,最高紀錄是1970年代初的一晚,產房共迎接31名小生命的誕生。(本文節錄自《提燈者言:廣華醫院護理教育歷史》。)

受訪者:何麗雯前廣華醫院婦產科病房經理

訪談學生:香港浸會大學潘俊昂、麥詩韻、協恩中學張逸喬、陳嘉希、呂曉琳

受訪日期:2021年8月27日

照顧家人啟發做護士

何姑娘在上海完成中小學教育後,被保送到華東師範大學修讀教育心理學。「當時我也想到北京大學或者清華大學,不過我怕冷,所以選擇了上海」。距離畢業尚有一年時,卻收到早已在香港定居的父母信息,因母親身體欠佳,家人希望她回來照顧母親,故1962年何姑娘來到香港。

在照顧的過程裡,她想到如果自己是一名護士,便會有更多的護理常識,對母親的幫助或許更大,而且護理專業「幫到自己也幫到人」。1964年,正巧廣華醫院護士學校招生,入讀要求是中學畢業,她於是決定報讀。當時需要考中英數三科,獲取錄後,她完成三年的普通科護理課程,之後再修讀一年的助產士訓練。

難忘1晚接生31嬰兒經歷 BB床不夠要睡這裏(點圖放大閱讀精華節錄):

+22

邊學邊做融會貫通

當時普通科招收的學生,一班也有30、40人,第一年學習基本知識和理論,每三個月在學校上課,接着的三個月在醫院實習,輪流交替。所以一年級時,何姑娘已經在病房工作,推着放有敷料的工具車,跟着她口中的「高班生」三年級生,看她們如何派藥、洗傷口,以學徒形式學習。

「我覺得這樣的學習形式不錯,因為一邊學一邊做,有機會與病人溝通,掌握他們的實際情況,不單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學到臨床上的處理」,更認為這樣邊做邊學,「記憶較深刻,知識亦能融會貫通」。

丁酉房情緒不穩的病人

在學護的生涯中,何姑娘有一段難忘的事。那時候她一年級,剛到病房實習,「在現今廣華醫院廟的旁邊,有一座一層的病房」,病房叫作「丁酉房」,住的是晚期癌症病人和久臥病床的人,很多都是半身不遂或大小便失禁,病人在情緒影響下「會將大便到處拋擲」。這令何姑娘感到很難過,所以她嘗試在工作以外與他們聊天,希望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或幫助,只是「他們卻不明白我的意思」。

那間病房後來被拆卸,病人轉移到1965年興建的東華三院黃大仙護養院。

至於何姑娘提及的病房位處「廣華醫院廟」的旁邊,醫院內何來有「廟」?原來是指昔日廣華醫院大堂,1970年已改為東華三院文物館的地方,因裡面供奉神農氏,所以被醫院中人稱為「廟」。

【延伸閱讀】確診者痰液濺臉 台護士網紅「無畏搶命45分鐘」獲讚:沒時間害怕(點圖放大閱讀)▼▼▼

+21

一晚接生三十一個嬰兒

1968年完成助產士訓練後,何姑娘便開始在產科工作。1970年代初是廣華醫院產科的旺盛期,那時很多孕婦前來分娩,除了本地人外,還有持單程證從內地來的,不過也有些是沒有證件的,「警察送來醫院就直接進入產房,什麼檢查也沒有做過,其實也頗危險」。

不過要數驚險的,還是那個在一更八小時內「我們接生了31個嬰兒」的晚上。當晚除了負責產房工作的何姑娘外,還有兩位產科生和四位助產士,合共七個人,其時產房只有六張產床,一般情況下,要待孕婦子宮頸開至八、九度才推進產房,但那晚有不少來自油麻地的水上人孕婦,因為經常勞動,「她們一進產房便馬上分娩了」,所以只開到六、七度就已推入產房作準備。

「當時實在太多人」,所以何姑娘先替第二、三胎會較快分娩的產婦接生,第一胎的準媽媽只能在候產室等候。接生後還有不少事情要做,先替嬰兒抹一抹身,然後為他戴手帶、腳帶、打腳印,確保身份無誤。「產婦姓名、嬰兒性別不能弄錯,先標記好,打好腳印,記下出生時間,這是很重要的」,由於要趕及做基本紀錄,「那些嬰兒還沒洗澡呢!」。

由於盛況空前,醫院短時間內找不到足夠的嬰兒床,最後有18個嬰兒要睡帆布床。當時一班同事忙得「連去洗手間的時間也沒有」,何姑娘下班後回家仍心中記掛,雖然很疲累,也要打電話給同事確保紀錄沒出錯才能入睡。

【延伸閱讀】紗布留在體內名醫叫縫合傷口 護士堅決反對結局神展開(點圖放大閱讀)▼▼▼

+8

助產士的工作

那時候的產房分兩層,一層是「正常產」的產房,在北翼11樓,是何姑娘工作的樓層,下一層是「異常產」的產房,像那些「臀先露」,即是臀部先出來的,又或是孕婦有妊娠併發症,如高血壓、產前出血的,「總之有疑難、與妊娠有關的病症都在北翼十樓」。正常產的產婦大部分都是由助產士主理,資歷較深的便做負責人,當年何姑娘在產科學校畢業兩年已經要全權負責了。

不過,當年有孕婦因沒有做產前檢查,到臨盆時才發現是「臀先露」,「如果嬰兒的頭不能順利娩出,便會在子宮裡面窒息而死」,即使當刻醫生未及時趕到,也要替產婦接生。「我們的年代就要一手包辦,那時候的助產士真的很能幹」。

除了接生的產房外,當年何姑娘還在產前房和產後房工作。產前房是給那些未分娩但患有妊娠毒血症、高血壓、糖尿病等的孕婦入院作檢查和觀察;產後房則是分娩後產婦入住的房間,「工作較簡單」,主要是觀察產婦有否產後出血等異常情況和餵哺工作。

油麻地水上人少做產檢

1970年代的油麻地有很多水上人,她們即使登記後都很少做產前檢查,直到快臨盆時才趕來醫院,變成「急產」。由於水上人大多都是多孩家庭,加上普遍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有時為了「追仔」,妻子更不斷懷孕,覺得這麼多小孩也是這樣分娩,就不在乎產檢。

當時計劃生育的觀念在民間不算普及,而且廣華醫院不收費用,便吸引更多人前來分娩。「我們沒有分什麼階級,有錢或沒錢,都會一視同仁」。

不過,即使有做產前檢查,那時的產檢並沒有現今的科技和數據支持,如嬰兒的磅數只是大約估計。有次何姑娘便接生了一個十磅三安士的嬰兒,「那晚我連飯也吃不下,因為我用盡了力氣幫她娩出來」。當時嬰兒的頭部娩出後,她便準備娩出嬰兒的肩,可是「他的肩卡住了出不來,要令到他的肩能順着產道才可娩出來」,最後,何姑娘用盡方法將嬰兒轉至正常位置,才能娩出。換作是今天早知道嬰兒的情況,多會選擇剖腹產。

接收留產所個案

何姑娘除了替廣華醫院的產婦接生外,也要接收從「留產所」轉來的個案。留產所是助產士自己掛牌開設的私人接產地方,沒有醫生駐守,盛行於1950、60年代,1970年代逐漸減少。當留產所在接產時遇上難產或嬰兒出現問題時,便會趕快轉送產婦到醫院,由醫院處理。

何姑娘於2001年退休,職銜是病房經理。她說接生嬰兒真的要到臨床體驗才能明白,縱使開始時面對很多困難,但「那時的環境會讓你學習、鍛練、適應和成長」,使她們在複雜的環境下,學會判斷、處理和解決問題。回顧過去,何姑娘說,與同事們一起工作、互相幫助,互相提點,發揮團隊精神,所有事情和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提燈者言:廣華醫院護理教育歷史(香港中華書局授權使用)

書名:提燈者言:廣華醫院護理教育歷史

作者: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

作者簡介:東華三院的歷史源遠流長,保存了大量歷史檔案和文物,有說東華三院是本地擁有最豐富文獻的民間機構。不少學者認為,研究東華三院的歷史檔案和文物有助他們了解香港,特別是華人社會的發展。東華三院於2010年成立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藉推廣文物保育工作及提供文化服務,致力保護、開發及分享東華三院的歷史文化。近年辦公室先後推出多項重要的文物保護計劃及公眾教育項目。

【本文獲「香港中華書局」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