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族裔入大學率增=向上流? 地利亞校長:識考唔識講無助求職

撰文:林可欣
出版:更新:

年輕一代的少數族裔學生多有個大學夢,因為自2008年起,他們可以以中文作為第二學習語言,考其他國際中文科考試,並以合格或以上成績替代中學文憑試的中文科,經聯招報考大學。據各大資助院校數字,非華語生經大學聯招(JUPAS)入大學的人數近3年由40多人增至逾200人。有取錄大量少數族裔學生的中學校長認為,國際中文試程度淺易,只要勤加操練便能及格,但當中內容並不實用,少數族裔依然未能應用於日常生活和未來工作,故希望教育局能編訂統一的非華語中文課程,讓少數族裔真正學懂中文融入香港主流。
攝影:林若勤

上回提到,巴籍尖子生Janis曾於香港打工兩年,20歲仍在學有個讀醫的大學夢:夢想港大讀醫 巴籍準大學生中文如初小程度 入唔入到本地大學?

Janis就讀的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吉利徑),全校共600多名學生中,有六成為少數族裔學生,當中大部分是巴基斯坦、尼泊爾和印度裔,也有來自菲律賓、非洲、韓國和法國。他們都是以中文作為第二學習語言,所學的中文程度最高至初中,目標是能於高中應考多個介乎初小至中學程度的國際中文試,連同文憑試其他科成績報考JUPAS。校長陳鉅培說學校6年前起招收少數族裔學生,第一屆中六今年畢業,40多人中至少有7人夠分經JUPAS考入本地資助院校。

少數族裔學生若以中文作為第二學習語言,可根據中文能力和程度應考普通中學教育文憑考試(GCSE)、相等於初中程度的普通教育文憑考試(GCE)及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考試(IGCSE)的中文科,或在2014年度起,應考香港中學文憑考試(HKDSE)的乙類:應用學習中文。

年輕一代的少數族裔希望努力讀書,如香港本地的青年能於社會向上流。

陳鉅培聽說鄰校九成都是少數族裔學生的地利亞(百老匯)今年也傳來好消息:150名中六生中,有60多人考入本地大學和專上學院。陳鉅培從事非華語教育工作廿年,他雀躍地說:「近幾年見到這些入大學或專上教育的數字是令人鼓舞的。」

學生只顧操練 口試背稿不知自己在說什麼

他回想資助院校十年前開始讓非華語生以「其他中國語文成績」報考JUPAS,對少數族裔來說是一大進步。「中文科不再是他們的升學障礙,因為基本上他們去考GSCE,是百分百及格的。」可惜此後少數族裔學生只管操練這些試題,「不止操練,再誇張點,是因為(GSCE)口語考試讓他們預知題目,可預先準備,有考生試過了入到考場,背了一堆中文出來,但不知道自己其實在說什麼。」

陳鉅培說,那些國際中文試如GSCE和GCE起源英國,原本讓外國人學學中文,增進對中文認識,缺乏教授日常生活用語,亦難以讓香港的少數族裔學習銜接。他綜觀世界各地如澳洲和加拿大,政府也有一套完整的中文作為第二學習語言的課程和指引讓當地的師生跟隨。

陳校長舉例,少數族裔學生從小成長和文化背景不同,在淺易版的主流中文課程,若讀到《花木蘭》也不會意識到這故事在中國古代男尊女卑的身份來說,對當時社會有重大影響和意思。
有少數族裔學生說有時走到本地商店與檔主以廣東話溝通,對方反應驚訝:「乜原來你哋識講中文!?」,更鼓勵他們多說中文,令少數族裔青年也感到很鼓舞。

「吃飯連點菜都不懂,這代表失敗」

至於香港,教育局於2008年和2014年兩度推出「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及補充指引後,要求中小學根據主流中文課程調整內容,為少數族裔補底。教育局指,新架構是為非華語學生達到同齡本地學生的相若中文水平,盡早融入主流中文課堂。但一直支援少數族裔的融樂會總幹事張鳳美說,這架構其實沒指引教師,非華語生到何時追上至哪個「相若」水平才能融入主流。

當局每年推行此架構花費二億元,資助每所取錄非華語生的中小學約80至150萬元,用於額外聘請教師或教學助理、研發自家校本教材等。陳鉅培批評教育局多年來將責任卸予各間學校,稱讓學校視乎學生的能力和程度支援。「教少數族裔學生並不難,因為要求的程度很淺易,他們學到小二、三中文就能去考GSCE了;但問題在你想教他們什麼?如果教不到他們適應香港生活,去吃飯連點菜叫星洲炒米都不懂,這代表失敗。」

融樂會以往亦接過不少少數族裔求助,發現他們的中文科國際試證書和中文程度,並不足以讓他們於本地順利求職和工作。「大部分工作包括服務業都需要一定的中文能力,因此他們往往只能從事以體力勞動、毋須與人溝通的工作。」總幹事張鳳美說,少數族裔升大學的人數增加,卻似乎無助他們融入主流職場。

扶貧委員會發表新一份少數族裔貧窮情況報告。(資料圖片)

望政府設計統一教材

在「學習架構」下,各間學校根據主流的中文課程內容,調整和設計非華語生的中文課程和教材,不少老師都用心良苦。以陳鉅培的學校為例,除了教授基本中文概念如量詞和「雖然但是」等造句結構,亦加入不少生活化的中文,例如文章主角會去銅鑼灣、乘電車和港鐵,又介紹香港人怎樣過中秋節,甚至講解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的故事。

記者問升中六的尼泊爾女生認識什麼中國節日,她說:「大概聽過屈原,反正是一個中國古代男人投江,就有個中國節日。」而巴籍男生就指着課本,記得港人的過節習慣:「中秋節呢,人們會吃sweet dumplings(湯圓),拿着燈籠去公園」。(記者:月餅呢?)月餅is for New Year(是新年吃的)。」老師和其他同學在旁聽到答案哭笑不得。

陳鉅培說,要少數族裔學習「淺易版」的主流中文,他們根本難以理解背後的文化意義,他認為香港少數族裔學生需要有一套本地非華語生適合的中文課程和考核制度,讓他們真正學懂中文,畢業後也能受用。

教育局:正在評估成效

教育局回覆:「『學習架構』實質上是一個『學習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課程」,認為不同華語生的學習起步點未必相同,因此「學習架構」讓教師調適中文課程,預計不同學習層階的學習成果,從而讓非華語按程度和能力,循序漸進學中文。2014年版的「學習架構」推行至今已三個學年,教育局表示正整理和分析已收集的教學資料,以評估這「學習架構」的成效,有需要再完善這「學習架構」。

陳校長指,近至中國大陸也有大量不同程度的「對外漢語」書籍和教科書讓外國人修讀,但都不適合香港語境和廣東話,又認為香港其實不乏教育專家和學者能協助統整和編寫教材,故希望本地非華語生能有自己的中文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