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停業】公共設施少會所又貴 65歲女會員:想繼續去Gym

撰文:林可欣
出版:更新:

大型連鎖健身中心California Fitness(加州健身)周二(7月12日)突然宣佈全線暫停營業,逾10萬名苦主簽訂的會籍年費合共逾億元,或將付之流水。不少會員早與該公司簽了長約,其中常到屯門分店的Grace,2014年先簽下3年合約,至2015年年中加簽5年,合共8年合約,會費價值數萬元,如今健身集團「拉閘」,真金白銀隨時化灰。
很多人不知就裏,看到Grace的遭遇,大概只會因為她笨,才會招致損失,然而各有前因,怎能夠一個「蠢」字了得?
她家住元朗,距離該區市中心數公里,加上膝蓋不時疼痛,無法跑步或游泳,住所附近一直苦無適合自己的體健設施,惟有每天半小時車程,跨區到屯門的健身中心,那裏的器械鍛鍊才能讓她身體好起來。健身中心一直成為Grace長期依託心靈的私人運動空間,如今該公司暫時停業,她眉頭皺起,大感無奈,「連健身院都倒閉,我不知道到哪裏做運動?!」
要強身健體,本來可以是走到街上跑跑步那麼簡單,然而公共康體設施與運動空間供不應求,就算有,亦未必適合每人的運動需要,另邊廂,空間又進一步被私有化,香港人得花很多很多錢,方能順心做運動,已經成為常態。

Grace與加州健身簽約8年,她說公司倒閉,餘下合約年費或將損失數萬元。(林可欣攝)
Grace說大型連鎖健身中心的器械,適合她鍛鍊身體。(林可欣攝)

患病後欲健身 公共空間難尋

現年65歲的Grace,6年前確診睡眠窒息症,預示隨時中風身癱,始醒覺要強身健體,自此風雨不改每天運動,並且四出尋找方法和地方,要將運動做好。

她住在遠離元朗市中心的一個私人村屋屋苑。踏出大門,只得在一片空地或停車場做運動,「有狗、車經過,人來人往,不是做運動的好地方,我想專心完成一套連續鍛鍊動作,但經常都很難。」

鄰近並沒公共康體設施,那一帶早已發展成一個個大型私人洋房屋苑,例如錦繡花園、加州花園、海錦豪園和首譽等等,及其他村屋圍村。這個分離的社區空間,公園、草坪都是私人空間。居民都在各自的屋苑散步運動,又或付會費到會所健身。

公共健體設施不合心意 屋苑會所會籍費4萬元

Grace曾居錦繡花園廿多年,早幾年開始,每天會到錦繡花園湖邊做運動。

訪問那天,Grace來到這屋苑,繞過商店、公園、教堂和會所,走到湖邊做柔軟操和競步,又試試戶外的簡單體健設施,數下子練習,始終不如她意。Grace覺得健身徑的單車輪或「前臂扭筒」等設施,強度不足以鍛鍊肌肉,「可讓如長者練練手臂或腿部,令他們有力抱起孫兒。但這些都不適合我。」

雖然這是她離家最近和最大的戶外空間了,但來這裏做運動也有不少困難。「我每天駕車來到,但有時天氣太冷、突然傾盆大雨,甚至落冰雹,我都要避雨避寒。」走入室內,屋苑同樣有會所,但由會籍、月費到儲衣櫃,都逐項收費。Grace數算着,即使是住戶,現時入會費近4萬元,再加月費1200元。她當年搬走前,想轉讓會籍予朋友,「轉名費」也達萬元。

部分大型私人屋苑的會所,場內的草坪、泳池也圍起鐵杆,劃成一個需要住戶額外付費的空間,要求繳交入會費和年費,方能進內使用體健設施。
Grace說她在室外空地只能做柔軟操,自己膝蓋疼痛,不能再沿湖邊跑步。(林可欣攝)
Grace重遊錦綉花園,這是她的舊居所和熟悉的社區,她以前常到這裏做運動,但認為那裡體健設施較簡單,多是千篇一律的扶杆鍛鍊設施,未必適合每人的運動需要。(林可欣攝)

新界西北康體設施使用率幾近飽和

做運動能否豐儉由人,有時可能無從選擇。

現時公共體健設施,以元朗區健身室為例,每次只能容納十多人,一般人參加康文署的「正確使用健身室設施簡介會」或「器械健體訓練班」後,便可以時租或月票180元的方式,租用康文署的健身室設施,惟往往需要排隊候籌。根據康文署統計,2014至2015年度,朗屏體育館的健身室使用率於繁忙時段,即下午6時至晚上11時,高達91.1%,天水圍三所體育館更平均達97%,其中天瑞和天暉路的健身室達100%,幾近飽和。即使非繁忙時段,這區體育館的使用率也平均有約七成。

Grace曾排隊輪候使用公共健身室,但無奈指:「一直輪不到我,而且擔心輪到這個月,下月未必有位。工作也太忙,無法遷就時間來。」

「買來」的健康:健身中心器械好適合我

她視做運動如食飯、喝水,對於生活必需品,願意每天花錢,鍛鍊身體,「買來」健康。2014年5月她參加California Fitness的健身計劃,3年合約共付約一萬元,到旗下的一家分店健身操練,又以年費1,500元租用儲鞋櫃,「計過數覺得好划算,有更多的各式各樣器械可以鍛鍊,好適合我。」

她膝蓋和軟骨組織勞損,無法跑步或游泳,只能透過健身器械鍛鍊身體。「例如划艇機是全身運動,又可以練頸部、面部,我做了半年,下巴少了脂肪。單車機也不傷膝蓋,滑雪機和跑步機鍛鍊的部位,就有時對我太劇烈,因此不能常玩。這一年多,腿部肌肉都鍛鍊紮實,走路都有力。」採訪時California尚未宣布暫停營業,記者隨Grace走進健身中心做運動。中心朝6晚12營業,Grace每天定時來到這裏,入場見到各樣健身器械就滿懷歡喜地說:「這是一個私人空間,讓我自己做運動。」

划艇機是Grace喜歡做的全身運動器械,膝蓋勞損也可練習。(林可欣攝)

3年合約未完加簽5年:那時覺得物有所值

雖然在健身院看到的風景不如室外,沒有公園、湖邊或鄰里街坊的風景,數十台器械上的人,都是低頭族,「男女老少都低頭按電話,我卻爭取時間做運動,要鍛鍊好身體。」Grace說,在健身公司做運動惟一不好,是常有教練走來游說購買套票,想健身者多消費,「1,000元教你練肌肉,五百元甚麼瑜伽、跳舞班,我都很少理會。」她早投入以器械,鍛鍊身體。只是現在說起,沒想到自己當初3年合約未完,竟於去年年中再加簽5年(前後共8年)、合共約1.7萬元的新合約,「那時覺得物有所值,每天約9元,就可以玩盡全線中心的健身機械。」

不過,自上月底聞悉該健身公司接連涉欠薪欠租的消息,屯門分店又被入稟追討租金、沒收多台健身器材,Grace對去健身院做運動的想法,開始矛盾。她正是屯門分店的常客,願意每天乘車來到,做一小時30分鐘的運動,便身心滿足。

如今健身公司突然全線停業,她的會籍年費全都化灰,連自己一直視如泛常的私人運動空間也失去。「我會覺得自己簽約時好傻,白白浪費餘下數年的年費,但我不後悔來健身院做運動,因為至少這一年多我都沒有生病,換來健康,而且每次做完運動都心情放鬆。」她堅定說。

加州健身停業:我不知道到哪裏做運動

訪問期間,她又多次重覆說,「連健身院都倒閉,我不知道到哪裏做運動。」問她之後的健身計劃,她想了想:「可能到參加另一家連鎖健身中心免費試做一個月再看看,或者通過朋友聯繫,到朋友的大型私人屋苑的健身會所,會籍和年費都較這裏便宜。」

曾經三天不做運動便生病,但Grace說這幾年勤練有功,幾乎沒甚病痛。(林可欣攝)

政府統計處2011年人口普查統計報告顯示,僅34.0%人表示曾使用住所附近運動設施,是因為附近該些設施不適合他們做運動使用,抑或居民不知道有這些設施存在?
報告又指,最常用住所附近由私人機構/會所提供的運動設施中,健身室佔最多,有22.7%,其次為公園,有22.6%,及泳池19.7%。
問到住所附近由政府提供的運動設施種類是否足夠,62.3%人表示足夠,25.6%認為不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