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女生繪製220幅幾何公屋畫:希望大家喺入面搵番自己嗰條邨

撰文:麥佩雯
出版:更新:

「在世間平凡又普通的路太多,屋邨你住哪一座⋯⋯」全港現時共有238條公共屋邨,在四四方方的建築內,人們裝載在每扇窗戶中,仿如拼圖。
流行曲雖然唱著屋邨的路平凡又普通,但90後設計師Claire並不認同。她自幼在屋邨長大,為紀念成長回憶,過去5個月以幾何元素為主題,繪出全港近乎所有現存或已拆卸公屋建築的外貌。「雖然我只用幾何形狀、每幅圖所用的顏色亦不會超過10種,但220幅圖都是獨一無二的。」

設計師Claire為紀念在公屋成長的歲月,花了5個月時間繪出這套作品。(麥佩雯攝)

公屋作為成長的背景

Claire今年23歲,現為自由設計師。她自幼與爺爺嫲嫲共住在黃竹坑邨內,直至2007年時,黃竹坑邨因南港島線工程而需拆卸,連帶她亦需搬離已生活了13年的家。「那時我的人生有90%時間都是在該邨內渡過,(搬走時)覺得很不捨得。」那時她最經常宅在家,最不捨得的是「家」這個單位,「能在公屋成長,怎樣也是緣份」。

數年前,Claire的爺爺離世,她很傷心,跑到了彩虹邨攝影散心。「其實之前我對彩虹邨沒有特別感情,去拍照純粹是慕名其獲獎建築;而攝影一直是我的興趣之一,能抒解壓力。」剛巧那天是她爺爺逝世後不久,無法回黃竹坑邨懷緬的Claire,就在首次到訪的彩虹邨靜靜地渡過了一整天,悼念故人。

Claire在黃竹坑邨住至13歲直至拆卸,「那時很不捨得搬走」。
Claire最喜歡這張「彩虹邨」繪畫,除了因色彩鮮豔,也因這裡是她在爺爺剛逝世時的散心之地。

從巴士窗口看見一個幾何世界

因對公屋甚有情意結,Claire早有一個念頭,要以幾何元素繪畫一組公屋組圖,「我很喜歡坐巴士,從巴士四四方方的窗戶中望向經過的建築,就是一個幾何的世界。」驅使她實際行動的,是5個月前平租共享工作空間「Trial and Error Lab」的其中一角。「我才剛畢業,沒錢自己租工作室,在家裡又是休息狀態而不是工作狀態,一直沒能『的起心肝』實際開始繪畫。」

因租用期一早訂明了只有5個月,Claire爭分奪秒,先用一個月時間作資料搜集,再分別嘗試手繪及電腦繪圖的效果,務求在限期內盡量畫完全港238條屋邨(包括房委會、房協、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豁下的),「因為幾何線條簡單,只看其中一幅圖畫沒甚麼意思,要多幅拼在一起看,才能看出其有趣之處」。期間她一度嘗試手繪,但因上色不平均,她在最後兩個月才決定改以電腦繪畫,即是每天要畫最少4幅。「如果進入了狀態,高峰期我一天能畫6幅。」

來找自己那條邨吧﹗

其中沙田瀝源邨令Claire印象深刻:「1977年港台劇集《小時候》就是以瀝源邨為取景場地,描寫小朋友如何在屋邨公園中玩耍長大。但到我實地考察時,發現公園裡幾乎沒有小朋友,只有老人在散步下棋。現在的小朋友,都忙於參加補習興趣班了吧,要玩也玩電腦,不去公園了。」

最終她只畫了220幅畫,包括部分已拆卸的屋邨。「因時間關係,實在去不完238條屋邨,部分只是上網搜尋圖片就下筆。」雖然作品數量眾多、基調相近;但沒有一幅圖是重覆的,正如每條屋邨也是獨一無二。雖然這220幅圖中只有建築,沒有人物;但Claire清楚知道公屋內承載的故事,其實都是人的故事,「我希望來參觀展覽的人,找到看到自己所住的邨後,親自分享他們自己的故事。」

如讀者欲找到自己所在的屋邨,可親自到展覽場地細閱。

以下為Claire是次「香港屋邨風景」220幅繪畫中的部分作品:

港島區

華富(二)邨、利東邨、漁光邨(第一排左起);田灣邨、鴨脷洲邨、華廈邨(第二排左起)。
翠樂邨、小西灣邨、愛東邨(第一排左起);明華大廈、康東邨、觀龍樓(第二排左起)。

九龍區

東匯邨、慈康邨、石硤尾邨(第一排左起);海麗邨、富昌邨、澤安邨(第二排左起)。
順安邨、順利邨、寶達邨(第一排左起);鳳德邨、牛頭角下邨、玉蓮臺(第二排左起)。

新界區

天晴邨、洪福邨、友愛邨(第一排左起);廣福邨、天恆邨、安蔭邨(第二排左起)。
荔景邨、祖堯邨、長宏邨(第一排左起);長康邨、長亨邨、偉景花園(第二排左起)。

離島區

逸東(二)邨、長貴邨、銀灣邨(第一排左起);雅寧苑、龍田邨、金坪邨(第二排左起)。

已拆卸

元朗邨、山谷道邨、上李屋邨(第一排左起);慈安邨、北角邨、新發邨(第二排左起);鯉魚門道邨、佐敦谷邨、四季大廈(第三排左起)。

「香港屋邨風景」幾何繪畫展
日期:即日起至12/3
時間:星期一至五12:00-20:00;星期六日12:00-18:00
地址:佐敦吳松街191號突破中心1/F「Trial and Error 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