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擬推劏房登記制度 議員倡人均居住面積作標準 免阻學童發展

撰文:余月明
出版:更新:

去年10月《施政報告》宣布成立的「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近日與不同持份者會見簡介立法規管劏房的初步建議。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今日(25日)表示,支持推行劏房登記制度,並認為設單位最低面積是標準基礎,更要特別處理有學童家庭的劏房戶,制訂人均居住面積。他期望政策盡早實施,惟估計登記制度需於2027至28年才可生效,指屆時房屋資源較充裕,劏房亦可有政策處理。

+10

政府擬推行劏房登記制度,要求業主找專業人士確認單位符合最低標準,同時容許業主有較長時間糾正違規項目,並較傾向訂定單位最低面積,多於訂定最低人均居住面積作為標準,有報道指,相關建議措施或於10月施政報告公布。鄧家彪今日(25日)接受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上周五與相關部門見面,認為「感覺是醞釀出台的政策」,估計暑假會完成一套方案;又指政府亦會與其他政團,及不同專業人士見面,以提出應如何制定標準、劏房安全、衞生問題等意見。

鄧家彪:政府宜額外處理有學童劏房戶

他提出,明白現時只用政府力量處理劏房問題未必足夠,認為一定要用政府以外的力量,包括專業人士一同處理,又指不設登記制度,要逐家逐戶查劏房效率較慢,故認為「登記制度少不了」,且要設有法律框架。

他認為,政策重點是如何設立標準,設單位最低面積是基礎,稱「一定要有」,而及後就要思考是否要設人均居住面積。他表明絕對支持人均居住面積作標準,社會有共識要幫助有小朋友的劏房戶,而目前有約2至3萬個有小朋友家庭的劏房戶,但因劏房業主不會詢問一戶住多少人,租戶又會流轉,故政府要查劏房要氣力,因此認為政府要特別介入,及額外處理此類劏房戶的情況,並提到人均居住面積對有小朋友的身心發展有影響。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表示,支持推行劏房登記制度。(資料圖片/夏家朗攝)

料登記制度於2027至28年生效

鄧家彪提到,政府在2022年起為公營及私營房屋設不可少於26平方米為要求,故認為劏房都應設有規則,並可以上述規例為依歸,如設26平方米的一半仍為劏房的面積要求。他期望政策可盡早實施,惟登記制度需於2027至28年才可生效,指屆時簡約房屋、過渡性房屋目標達成後,房屋資源較充裕,劏房亦可有政策處理。

他又認為,潛建、衞生差的劏房要優先處理,稱是「社會上大家都認為唔得」的標準,當中絕對面積、消防安全及結構、樓高等都是基本,而標準一切以安全為依歸去考慮。

被問到會否擔心屆時人手不足,他就指政策實施後,在登記制度下劏房業主就不能辯解,並必須配合、要有法律責任;認為如政策沒有效果,則可考慮加重刑罰,設舉報投訴機制、懸賞制度,及要求有學童家庭優先登記。

謝志堅:設登記制度是可取方向

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政策小組主席謝志堅於同一節目表示,設登記制度是一個可取的方向去處理劏房問題,用市場力量推動可更有效率,且同時要配合專業人士。他指,可拇一些認可人士如檢查樓宇安全、衛生問題等。

他認為目前常見的劏房問題包括僭建、一個單位劏六、七個單位而未設防火設備,及滲水問題、未設防水設備。被問到屆時人手會否不足,他就認為可以考慮請強制驗樓檢驗人員幫忙以紓緩人手問題。

而就單位最低面積及人均居住面積應如何訂立標準,他表示仍需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