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2024|母全天候帶自閉兒生活 冀政府專隊助離校兒融入社區

撰文:江麗盈
出版:更新:

照顧自閉症子女,一班母親勞心勞力。有自閉症病人自助組織趁今日母親節(12日)公布特殊學校(智障人士)離校生支援需要及專隊意見調查結果。

兩位自閉症及智障人士的母親在席上分享,提到擔心孩子離開校園後未有服務承接,對他們能否獨立在社區生活憂心忡忡,其中一位母親更為此全天候帶兒子。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會成立支援專隊,這班母親期望政府能多做外展,為特殊學校即將離校、以至已離校的畢業生也提供支援,包括社區生活技能訓練,助孩子們融入社區,讓她們作為母親,即使他日百年歸老,都能夠真正放心。

+2

去年施政報告建議設專隊 支援特殊學校畢業生

鑽石山蟠龍苑去年10月發生傷人案,一對患自閉症及智障的兄弟患有自閉症及智障,搬離宿舍回家居住,其母疑因照顧壓力刀傷兩子並自殘。

政府隨即在同年的施政報告建議,今年第二季會推出支援特殊學校畢業生的專隊,為特殊學校學生畢業前六個月、寄宿生離校前12個月、及其照顧者提供最長18至24個月的支援。相關專隊已於今年4月在多間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展開服務。

家長首晤專隊感覺太新 未知運作安排

王女士的兒子今年20歲,有自閉症及輕度智障,將於今年7月從特殊學校畢業。王女士上周五剛出席專隊的座談會,惟她感覺專隊太新,見面時較多是問其需要,目前仍未知詳細的服務運作安排,對此略感失望。

她指出,很多時特殊學校學生離校後也會有「真空期」,未能即時接駁到其他服務,「咁(家長)可以做咩呢?」她經常會與兒子外出,但也難以做到跟學校上學時間一樣。

她又提到,很多時自閉症人士遇事不懂解釋,有時甚至被非禮也不懂揚聲,期望新設立的專隊多做外展,協助訓練特殊學校畢業生的社區生活技能,並嘆道父母總有一日會離開子女,唯有子女們能夠獨立在社區生活,才能令父母真正感到安心。

王女士(左)上周五剛出席支援特殊學校畢業生專隊的座談會,惟她感覺專隊太新,見面時較多是問其需要,目前仍未知詳細的服務運作安排。(江麗盈攝)

冀地區中心提供生活技能訓練

另一位自閉青年的母親徐女士也有同樣憂慮,她的兒子今年已23歲,有中度智障、並患自閉症,3年前從特殊學校畢業,惟當時評估因「坐唔定」未能進入庇護工場,又考慮到兒子體能及情況穩定,不需要人照顧,故未讓兒子到展能中心。

徐女士現時「全天候」帶著兒子生活,經常母子檔去做義工,她嘆道即使相信兒子有能力獨自坐車、外出,仍會擔心他有些行為會被人誤會,「所以我唔敢囉。」她也坦言,即使現時公眾對智障人士、自閉症多了理解,但因深知兒子的行為有時確實會影響到他人,只好跟隨兒子,每次有誤會發生,都會即時向旁人道歉及解釋。

徐女士指,現時有使用地區支援中心部分服務,如申請照顧者津貼,但兒子對當中的興趣班或康樂活動不感興趣,所以未有參與。她期望,中心可以多提供生活技能訓練,幫助兒子融入社區,「教仔女係我哋責任,但有時真係唔識,希望真係呢啲訓練幫到手。」

徐女士現時「全天候」帶著兒子生活,期望中心可以多提供生活技能訓練,幫助兒子融入社區。(江麗盈攝)

調查發現照顧者自評壓力7至9分

自閉症病人自助組織一同夢慈善基金會早前也進行特殊學校(智障人士)離校生支援需要及專隊意見調查,在今年2月20日至3月5日,共收集187份意見。調查中,照顧對象大多有多重障礙,照顧者評估他們的自理能力,逾七成照顧者評為不合格。

調查中,也有八成照顧者表示自覺有情緒問題,且半數照顧者稱有照顧困難。在照顧者壓力評分中(以1至10分作自評,10分為最高壓),近六成照顧者自評壓力達7至9分。此外,有三成照顧者屬殘疾人士/長期病患者,反映存在「以殘護老」情況。

調查中兩成人未接受服務

基金會主席莊寶琼特別指出,調查中的照顧對象有近兩成未接受服務,這些個案值得關注。她解釋,當特殊學校學生離校,不再有學校的訓練及各類治療服務,等同失去原有的「保護網」,如長期未有服務承接,缺少訓練,體能、自理、社交等能力會倒退,變相也令照顧更加吃力。

她也提到,有照顧者致電照顧者支援專線,卻被告知致電地區支援中心,中心卻再告知她要先成為會員、並預約服務。她指出,這種情況令家長無所適從,最後也是靠同路人去支援。至於照顧者資訊網,更是很多家長不曾聽聞。

一同夢慈善基金會主席莊寶琼(左)特別指出,調查中的照顧對象有近兩成未接受服務,這些個案值得關注。(江麗盈攝)

調查中也問到照顧者對專隊及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的意見及期望,近九成受訪者認同專隊服務對象應擴展至社區中的智障人士。有八成半受訪者期望專隊跟進家庭,直至有適切的服務配套為止,逾九成認為專隊須為智障人士家庭提供個案服務。

調查也顯示,近九成照顧者表示地區支援中心提供的照顧技巧不足夠,同時有逾九成人認為中心提供的小組,不應流於康樂活動,而是要有生活技能方面的訓練服務。

建議支援擴屋至已畢業、已成年智障人士

基金會建議,新設專隊除支援即將離校的學生外,也應擴展支援社區上、已畢業、已成年的智障人士。服務上也應著重提升社區生活技能,包括年際溝通及理財技巧,協助他們融入社區生活,甚至有助他們就業。

基金會也建議,專隊應強化家庭個案跟進,共同訓練照顧者及被照顧者。此外,基金會期望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成立專隊同時,可增設緊急暫託名額,每中心增5至8個,並拓展暫託時段至晚上7時,方便雙職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