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4個月5宗電力事故 環境局促就重大電壓驟降事故設罰則

撰文:蕭通
出版:更新:

中電今年首4個月接連發生5宗電力事故,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昨日(20日)開會,討論中電向機電署提交的報告。機電署指出,報告交代5宗電力事故的成因、跟進工作及改善措施,並提到環境及生態局建議,將重大電壓驟降事故納入現有懲罰機制,為此設立懲罰方案,中電稱仍在考慮有關建議。

機電署指出,政府非常關注中電相繼發生的5宗電力事故,認為影響市民日常生活,且令公眾對電力的穩定供應感到憂慮。機電署除加強就變電站和供電設備的巡查外,亦要求中電全面檢視相關的資產管理系統,包括維修保養安排、抵禦外在因素影響的能力,和外判合約管理等, 以提升其供電可靠性和電力安全。

此外,為減低電壓驟降事故對市民生活的影響,機電署會要求各註冊升降機承辦商調配人手到受影響地區,協助升降機受困的乘客,以及和重置升降機運作。

機電署向立會委員會指出,針對今年1月於青衣發生的首兩宗電力事故, 政府已在2月底向委員會提交資料,現時主要匯報最新的跟進工作;以及其餘3宗事故的報告,機電署分別在4月及本月接獲後,現時呈交委員會。

+4

4月6日輸電系統電壓驟降 中電:龍鼓灘發電廠設備遭雷擊

針對最新一宗事故,中電指事涉龍鼓灘發電廠內的供電設備故障,調查後相信因當日的雷擊引起。事故造成C5和C6主變壓器區域内有軟連接導體輕微受損,未發現其他資產損毀。為避免事故再次發生,中電會加強相關設備抵禦雷擊的能力,包括為避雷系統和相關接地系統進行全面測試和檢討。機電署現正聯同獨立第三方專家,審視中電報告所述成因,及評估其建議的改善措施是否適切。

3月30日輸電系統電壓驟降 中電:十八鄉山火損電纜

中電調查後相信因元朗十八鄉的山火引起,令一組連接荔枝角至元朗的40萬伏特架空電纜線路故障,但期間電力供應沒有中斷。為避免事故再次發生,中電會繼續採取預防措施,減低山火造成電壓驟降的機會和影響,包括在山火較多的季節加強農林巡邏,和以小型無人機評估設備狀況,加強與消防處就山火個案和電壓驟降事故的溝通。機電署已參考獨立第三方專家的意見後,原則確認報告內就事故提出的成因和改善方案。

3月19日元朗凹頭導引線下垂 機電署:中電未適切監察承辦商

中電報告指出,承辦商當日為一組不帶電的40萬伏特架空線路,進行更換架空電纜工作期間,一條非帶電的導引線下垂至行車天橋橋面,最終影響附近的1萬1千伏特供電系統,並導致68個客戶停電,事故中無人受傷。中電調查後發現,承辦商未有依據施工方案安裝所須的「雙滑輪裝置」,並無有效防墮措施以防止導引線過度下垂,及現場承辦商工作人員協調不足。

機電署參考獨立第三方專家的意見後,原則上確認報告内的事故成因。為杜絕同類型事故,中電承諾會加強監察涉事承辦商,並會引進創新科技和數碼技術,提升工地的管理。

政府認為今次事故的成因完全基於人為錯誤,雖然有關工程由中電的承辦商執行,但是中電未有適切地監察涉事承辦商,應當承擔主體責任。機電署認為,中電未能有效監察承辦商和工地的安全管理,已責成中電制訂機制,以確保所有外判承辦商進行高風險工作時採取妥善的安全措施、安排中電員工現場監察,及採用安全智慧工地的相關技術提升安全。機電署亦就事故向中電發警告信,告誡和要求進行高風險工作時,須嚴格執行妥善的安全措施,以免危害公眾安全。

圖為中電對故障三芯電纜接頭進行解剖調查的示意圖。(中電事故調查報告圖片)

1月7日長安邨安湄樓電力事故 中電:電纜接頭異常提早老化

中電的報告指出,安湄樓的中電變電站內一條11千伏地下電纜的電纜接頭物,經調查發現異常提早出現老化 ,導致該接頭防水功能失效,濕氣因而進入接頭腐蝕內部部件,最終引致絕緣層破損,導致安湄樓部份電力供應中斷,影響388個用戶。報告指出,發生故障的三芯電纜接頭於2000年開始使用,已在系統中使用了約23年。

▼1月1日 青衣中電變電站爆炸噴出白煙▼

+5

1月1日青衣牙鷹洲街變電站電力事故 中電:電纜終端物料瑕疵

中電報告指出,裝設於牙鷹洲街變電站室外的132千伏電纜,因終端內物料有瑕疵,令絕緣層效能隨著使用時間降低,最後出現短路故障和引發霧煙。事故引致短暫電壓驟降,但期間電力供應沒有中斷。報告指出,這類型的電纜終端自1991年起引入中電,目前共有74套使用中。

中電報告指出,1月1日牙鷹洲街變電站電壓驟降事故起因,是由於電纜終端內物料出現瑕疵。圖為故障位置。(中電事故調查報告圖片)

機電署:青衣兩宗事故的相關檢查完成

機電署指出,對於青衣的兩宗事故,中電已應機電署要求,分別在1月内完成檢查青衣區的電力供應系統,和在2月內完成其他地區裝有同類型電纜接頭和電纜終端的相關檢查工作。機電署亦已對該項檢查進行抽查,並沒有發現不正常的情況。

此外,機電署會繼續跟進中電落實各項改善措施的情況,包括檢討全港輸配電系統的維修保養安排、審視和加強其採購管理、就同類型電纜接頭和電纜終端制定絕緣層狀態評估計劃,以及探討採用創新科技方案進行線上狀態監測。機電署要求中電在2024年內分階段完成上述各項改善措施,並就有關進展定期向機電署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