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牙科生質疑評審不準確 課程做足基本治療訓練 急增實習不公

撰文:洪芷菁
出版:更新:

立法會正審議牙醫註冊條例,建議最快明年起畢業的本地牙科生加多一年實習期,引發爭議。醫衞局昨日發稿,引用牙管會對港大牙醫學士課程評審,指出畢業生臨牀經驗不足,臨床培訓存在結構性問題,曾考慮是否繼續認可課程。

有就讀港大牙醫學院本科生指,事前不知悉牙管會的評審結果,又認為報告意見不準確,強調大部分基本的治療項目均有臨床訓練,質疑修例推行倉促,對學生不公平。

記者下午前往港大牙醫學院院長傅立明的辦公室,有職員表示,院長不會與記者面訪回應,稱只會以書面回應事件。《香港01》昨日以電郵方式向傅立明查詢,至今未獲回覆。

現時就讀港大牙醫學院、五年級本科生陸同學認為,牙管會報告指學生臨床技巧訓練不足的意見不太準確。他解釋由三年級至六年級的學生均需接臨床實習訓練,而每星期至少有三至四個實習時段,不明白為何牙管會對課程有條件保留認可。他對政府指牙科學生實習經驗不足而需增加一年實習期的理據有所疑慮。

臨床實習面對不同病人需要 未必做過所有治療 強調基本訓練做足

對於牙管會報告指,有個別學生未有進行臨床技巧訓練,他解釋部份治療項目並非每個病人都需要。他舉例如杜牙根,部分學生或未必做過有關訓練,但只屬一兩個個別例子。他亦指,每個學生的面對的病人群組均有不同,有時運氣上未必接觸到需要做的病人個案,但強調大部分基本的治療項目均有訓練。

陸同學表示,現時菲臘牙科醫院的病人不足,並非如昔日因價格便宜,吸引較多病人來看診,導致學生做不齊需要做的治療項目,故建議安排一至六年級的學生於課餘時間到政府診所或醫院做實習,而非額外增加一年的實習期。

對於牙管會評定港大牙醫本科課程為有條件保留認可,他則指最近才得悉事件,事前不知曾有三次警告,而學院曾向學生表示畢業無需考執業試便可取得牙醫牌照。

政府指,牙管會於去年二月向政府反映,港大牙醫學士課程的臨牀訓練存在結構性問題,課程畢業生臨牀經驗不足情況未有改善。(資料圖片)

質疑牙管會報告事前未公開 憂一旦課程認可被剔除要額外考試

對於《2024牙醫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對於即將畢業的陸同學而言,他認為推行倉促、對學生不公平,故而反對,建議新安排應從新學年一年級生開始。

若課程因學生臨床訓練不足問題,便從《條例》認可名單被移除,屆時牙科畢業生均須通過牙管會許可試以成為註冊牙醫,他表示,因不知道考試形式而感到擔心。

另外,有其他牙醫科學生表示,尊重牙管會有關報告,不過質疑為何未有事先告知學生。她稱學校沒特別強調課程認可性。她認為學院的實習期不算短,因為三年級便開始實習,而基本治療訓練亦頗足夠。

不過她指,學生在專科方面臨床訓練則未必足夠,而實習期的病人是經過篩選,故認為要增加一年實習期並算特別差的事情,建議政府應說明清楚具體的實習安排。她認為增加一年實習期與否,應視乎政府是否提供足夠實習位置及病人會否配合實習生,而非時間長短的問題。

前往看牙科的市民黃小姐,對於指港大牙科學生臨床訓練不足並不擔心,不能一概而論否定其學習及實習的付出。(洪芷菁攝)

有前往看牙科的市民表示,對於政府指港大牙科學生臨床訓練不足並不擔心,認為學生訓練需時,不能一概而論否定其學習及實習的付出。

她今日為第二次前往醫院,認為每次體驗良好,實習學生會回饋「貼地」,提供飲食及刷牙方法的建議。

對於增加牙科生一年實習期,她稱不太認同,因學生目前已讀書與實習兼備,畢業後正式工作和實習兩者之間的薪金不同,在香港生活的支出壓力會相對大很多。她指不擔心牙科學生的專業水平,「喺香港出生,然後喺香港好努力讀書考DSE然後學習各種課程,都對佢哋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