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鈺成vs李柱銘】不能說的政黨政治(上)—— 輪流執政夢

撰文:黃雲娜
出版:更新:

「1995年立法局選舉,民主派取得過半數議席,李鵬飛對我和曾鈺成說,『按照民調走勢,到2007年普選,民主黨一定贏,那就由你們來執政。』」
「『但你們肯定做不來,下一屆就輪到民建聯執政,可是他們也不行,所以怎麼輪也會輪到我們自由黨的』。你看,當時大家都接受『輪流執政』的概念,對民主派執政也有一定共識。」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憶述。

22年人事幾翻新,港英政府換成特區政府,立法局變身立法會,直選投票人數倍增,參政團體光譜擴闊,民主派雖仍擁有過半數支持,卻只取得四成議席,遑論要圓「執政夢」。同時,政黨發展經常為人詬病,近半市民不滿政黨表現,批評他們論政水平參差、缺乏執政意識和政策建議,既未有積極培養管治人才,亦未能促進行政立法機關合作以提升施政效率。

民建聯創黨主席曾鈺成透露:「我在1992年組黨時,常和朋友談論如何做政策研究,得到的反應都是,『嘥氣啦!政黨做什麼政策研究?政策又不是由你們制訂,你們做反應而已。』」他直言,在現有體制下,政府政策不會隨政黨的論政表現而改變,而政黨的職責亦非要透過高水平論政令香港得到最好的施政,政黨若要爭取更多議席,更非視乎其論政水平的高低。

政黨發展與政制改革的民主進程息息相關,由於香港仍然處於政制過渡階段,「現有體制」的未完善的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黨的發展,而在中央與香港互信不足的基礎下,「政黨政治」亦一直被視為禁忌,導致政黨發展難以成熟,直接影響本港的政治生態。與其讓亂象繼續,倒不如重新檢視並加以改善政黨扮演的管治角色,令香港走向善治。

曾鈺成透露,民建聯在1992年創黨之初曾計劃發展政策研究工作,但有關方面一直反應冷淡。(盧翊銘攝)

已故民主黨黨鞭司徒華曾經回憶,他在1987年率領「民主政制促進聯委會(民促會)」訪京與時任港澳辦副主任李後見面,當時李後說自己「支持民主」,令民促會成員相當興奮,紛紛憧憬將來可執政。但司徒華卻警告民促會指:「你們的想法太幼稚!從1997年香港回歸開始,我們(民主派)要準備20年在野!」

彼時香港還沒有任何參政組織,此前港英政府曾發表促進政改的《代議政制綠皮書》,而中英雙方則簽署《中英聯合聲明》,兩者均刺激了社會對「港人治港」的政治熱情,繼而催生不少論政組織和壓力團體,如「太平山學會」、「匯點」、「民協」及「香港勵進會」等,但他們的資源、規模及政治參與度有限,只具政黨雛形,未推動政黨化。「當時我們都感到很奇怪,不明白為何要等20年。」李柱銘說,那曾是令人感到相當正面而民主的年代,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許家屯經常鼓勵港人成立政治組織,他還建議李柱銘和司徒華分頭統合中產及基層民主派。曾鈺成也形容那是中央和泛民關係最好的時期,京官不時來港聽取各團體意見,雙方都憧憬可以走一條和平共融路。

【社論】民主黨復興與香港新生 壯大中產是再次崛起之道

80年代,中央與泛民關係曾經良好,京官不時來港聽取各團體意見,雙方都憧憬可以走一條和平共融路,但最終六四事件將一切憧憬擊破。(圖片來源︰由支聯會提供)

直到「六四事件」後,那條和平共融路的互信基礎崩斷,港人渴求加快民主進程,港英政府決定1991年重組立法局,並首次引入地區直選議席。部分「太平山學會」、「匯點」及「民協」等民主派論政團體的成員有感要團結走上參政之路,故於1990年合組全港首個政黨「香港民主同盟(港同盟)」,並成功發揮政黨效應,在18個直選議席中贏了14席。保守陣營有見及此亦紛紛組黨,民建聯、自由黨、公民力量等應運而生,政黨發展相對蓬勃。

「『港同盟』好勁,當年的三級議會選舉,我們一選就贏,一選就贏,一直都是最大黨。到1995年立法局選舉,我們民主派就拿到過半數31個議席,按照當時的支持率推演,如果2007年有雙普選的話,肯定是我們贏,要組成『聯合政府』執政!」李柱銘提到那些年的「執政夢」,和民建聯曾鈺成及自由黨李鵬飛一起做的「輪流執政」夢。

今年適逢回歸20周年,說好的「輪流執政」呢?

上文節錄自第68期周報(2017年7月10日),原文題為《非驢非馬的香港政黨政治》,現題為編輯重擬。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如欲了解更多相關報道,可點擊:

【曾鈺成vs李柱銘】不能說的政黨政治(中)—— 點解無得執政

【曾鈺成vs李柱銘】不能說的政黨政治(下)—— 執政=奪權?

敬請留意7月10日星期一出版的第68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