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鯨魚|保育學會認為太遲驅船 樂見設機制:冀下一條有好結果

撰文:何瑞芬
出版:更新:

西貢去年7月中發現一條布氏鯨,但約半個月後魂斷牛尾海。漁護署今日(19日)公布其死亡報告,推測被高速大型船撞死,署方制定已就同類情況制訂三級制應變計劃,並研修例賦權署長加快設限制區及禁觀鯨等。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主席鄭家泰表示,開心見到政府有相關工作流程,但據報告列出政府介入工作時序,認為當時太遲才驅趕船隻,冀措施下再有鯨魚游入後能有好結果。他又建議政府應收集西貢水域常見船隻資料,當有鯨魚再游入時下預先通知船家提高警覺。

西貢去年7月中發現一條布氏鯨,但約半個月後魂斷牛尾海。(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促列明各部門具體行動 以免執行時分工不清

專家推斷鯨魚被撞事發於晚上,鄭家泰稱西貢水域晚上以漁船居多,一般無觀鯨船,故相信的確非觀鯨船引起。他指西貢海域常發現外來物種,應預先收集及研究周邊船隻資料,包括常在該海域出沒的船隻,當發生事件時可即時通知船家注意。

對於三級應變機制,鄭指開心見到當局提出工作流程,認為是好的開始,但指報告無提及各政府部門在應變機制下的分工,建議應講明各部門具體行動等,以免執行時分工不清,「究竟漁護署有多大權力?同其他部門合作時點駕馭其他部門?佢哋討論可能要具體啲。」

鄭家泰(左)表示,開心見到政府有相關工作流程,認為當時驅趕船隻工作太慢,冀措施下再有鯨魚游入後能有好結果。(資料圖片)

倡發牌及有法律效力指引予觀鯨團體替代禁止觀鯨

至於禁止觀鯨方面,鄭家泰認為執行可能較困難,因難以釐清何謂觀鯨活動,仍須仔細考慮;但他指以外國為例,設有發牌制及有法律效力的指引予觀鯨團體,認為該做法較有效。

▼2023年7月13日西貢鯨蹤▼

鄭家泰又說,其報告列出署方由去年7月13日發現鯨魚起的工作,但至7月29日才開始勸籲非觀鯨船離開,「都係慢,其實佢哋都老實,13號發現、21號先叫唔好出海,29號先開始趕船。」他稱雖然不知道提早介入結果會否相同,但希望再有同類情況,盡快做保護措施,提高警告,令下一條鯨魚能有好結果。

▼8月1日 海洋公園專家解剖鯨魚遺體查死因▼

+2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