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離層閃爍干擾無人機|岑智明 :23至26年為高峰期 倡加強監測

撰文:蕭通
出版:更新:

周一(9月30日)及周二(10月1日)連續兩晚的國慶活動無人機表演,都因太空天氣影響取消,專家歸咎「電離層閃爍」(ionospheric scintillation)干擾衛星定位信號。為什麼這個現象剛好在香港附近出現?又為什麼剛好在黃昏後出現?有「吸風台長」之稱的前天文台台長岑智明,昨日在其社交平台載文為市民科普一下。

他表示,根據以往統計,在11年的太陽周期內,平均會有4次強烈的電離層閃爍事件,中等程度的閃爍事件會有約200次。目前正在經歷太陽第25周期,活躍高峰期在2023至2026年,可以預計太陽風暴和電離層閃爍等太空天氣,將在未來數年持續出現,影響通訊、無人機甚至電力系統等運作,認為應積極加強相關的監測和應變能力,防患未然。

▼10月1日 大批市民遊客尖沙咀看國慶煙花匯演▼

+22

電離層閃爍干擾衛星定位信號

岑智明在文中先解釋何謂電離層(ionosphere),以及為何「電離層閃爍」會在黃昏之後出現。他指出,電離層是離地面約幾十至1,000公里的大氣層,被太陽射線電離(ionize)而成為電漿。

在赤道附近,每日由於陽光的加熱和潮汐作用,電離層下層的電漿往上移,形成一道電漿噴泉,之後在700公里或以上高空兵分兩路,一道往南、另一道往北,在±20度緯度附近電漿轉為向下移和積聚(圖一)。

圖一:電離層電漿噴泉示意圖。(岑智明Facebook圖片)

國慶日當晚華南一帶確有電離層閃爍

在太陽活動較為活躍等某些情況,該位置的電離層可能出現波動,造成閃爍現象,這個時候剛好就在黃昏之後幾個小時,香港的緯度(北緯22度)也正好在這個波動帶附近。而在周二(1日)晚的確能夠看見在華南一帶出現電離層閃爍(圖二)。

他補充指電漿泡的大少一般只有100公里左右,影響範圍比較細。

圖二:10月1日晚上10時的電離層閃爍區域,覆蓋華南。(岑智明Facebook圖片)

香港衛星定位接收器曾記錄干擾現象

岑指閃爍現象會干擾衛星定位信號,香港確實有衛星定位接收器記錄到相當大的干擾現象;但對於個別用戶的實際影響,則視乎閃爍區域的位置和分佈,以及用戶的相對位置(圖三),接收系統的定位技術也有關係。

圖三:電離層閃爍影響衛星通訊示意圖。(岑智明Facebook圖片)

▼9月30日 西九無人機表演取消▼

11年太陽周期內會有4次強烈電離層閃爍事件

他表示,根據以往統計,在11年太陽周期內,平均會有4次強烈的電離層閃爍事件,中等程度的閃爍事件會有約200次。目前正在經歷太陽第25周期,活躍高峰期在2023至2026年。「我們可以預計太陽風暴和電離層閃爍等太空天氣將會在未來數年持續出現,影響通訊、無人機甚至電力系統等運作,我們是否應該積極加強相關的監測和應變能力,防患未然?」

▼9月30日 西九無人機表演取消▼

+1

多國均有監測及預報機制

岑智明指出,多個國家都有監測太空天氣,並且發放太空天氣預報和警告,尤其美國的「空間天氣預報中心」(Space Weather Prediction Center)和中國的「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鑑於太陽周期進入活躍期,以及太空天氣會影響航空運作,國際民用航空組織亦於2019年底建立全球「空間天氣系統」,整合全球相關資訊。 他認為,香港或需考慮加強相關的監測和應變能力。

圖為香港天文台前台長岑智明。(資料圖片)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