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房屋】陳帆男兒淚「吸水」5000萬 公益金或再支持共享房屋

撰文:倪清江
出版:更新:

社會服務聯會早前推出「社會房屋共享計劃」,為居於劏房而等待上公屋的住戶提供較好居住環境。該計劃得以迅速上馬,公益金「泵水」5,000萬元是主因之一,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7月初探訪深水埗劏房後哽咽落淚,正正感動了公益金董事。
公益金籌募委員會主席郭少明說,若共享房屋計劃反應良好,三年後公益金或籌款繼續支持推行。
掌控市值91億元的莎莎國際主席兼行政總裁郭少明,年幼時一家九口,就居住在約100平方呎的共享房屋斗室。他說雖然細小,但也不至於要在床上做功課,直言如他也探訪劏房,定會如陳帆落淚。

陳帆(左二)7月初探訪劏房戶後,於居民大會上不禁哽咽落淚。(資料圖片/吳鍾坤攝)

郭少明兒時三家18人共處一屋

現年63歲的郭少明,父母是銅鑼灣避風塘艇戶,他在10歲前跟六兄弟姊妹和父母一共九人,都是居於艇上,「你知唔知隻艇有幾大?差唔多呢間房四分一咁大(約60平方呎),一樣係九個人一齊住,全部鋪地下瞓覺。」

後來做艇業生意的姑媽賺到錢,在怡和街買了一間約800平方呎的唐樓三房單位。郭少明一家九人、連同叔父一家八人和姑媽一人,一共18人就住在上址,展開共享房屋生活,「姑媽話搬上樓住,細蚊仔好讀書,咁我哋覺得已好開心,上樓住喎,幾威水,諗都未諗過。可能嗰時知足,冇諗過迫字。」

郭少明稱認為共享房屋只要互相遷就,相信不會出現同住難問題。(倪清江攝)

他記得約100平方呎的房間內,放置了一張雙層床,晚上要開地鋪才夠九人睡覺,「我哋爭住瞓地下,唔想瞓樓上(上格床)。」他留意到陳帆7月初所探訪的劏房,直言雖不及他兒時居住環境擠迫,但認為更不可接受,「我哋雖然係間房,但日頭可以用個廳,做功課都可以,唔同現在(劏房)要(學童)縮喺床上做功課。」

陳帆(右)探訪深水埗劏房戶後,直言環境「的確令人傷心」。(資料圖片/吳鍾坤攝)

陳帆直指劏房比1960年代更嚴峻

陳帆7月初到深水埗探訪三個劏房家庭,其中與一個居於約100平方呎的四人家庭,三大人兩小孩坐在狹小空間交談20分鐘。陳憶述兒時住過板間房,「雖然(住板間房)要共用洗手間、廚房,但感覺唔係好苦,有少少尊嚴,但頭先探訪嘅劏房比起60年代,條件更加嚴峻。」

他之後在居民大會期間,談及基層住屋的情況時一度哽咽落淚,形容劏房戶的生活環境「的確令人傷心」,因為小朋友讀書、玩樂也要在床上解決,是難以令人接受,稱政府要給予下一代希望。

陳帆曾指現時的劏房比起1960年代的板間房更差。(資料圖片/吳鍾坤攝)

捐5000萬元有兩個原因

「我哋睇見陳帆局長探到喊,睇見環境真係好差劣,我哋開始留意見,過咗冇幾耐,局長開始搵我哋,問可唔可以幫吓手。」郭少明說,適逢公益金遇向50周年,「想做返啲嘢回饋社會,呢個適合我哋做。」所以商量數日後,就約陳帆商議。

當日多名董事出席會晤,陳帆也帶來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屋宇署署長張天祥及政務司司長辦公室效率促進組副專員劉冼靜儀出席。陳帆稱預計可找到約500個單位參與共享房屋計劃,每個單位需用10萬元裝修,公益金因此決定在10億元儲備中,撥出5,000萬元去推動,郭少明說:「(金額)係我哋提出的,有少少係因為50周年,局長嗰時又話大約收到500個單位。」

陳帆由1999年至2010年,先後出任公益金預算及分配委員會委員及副主席,所以跟公益金董事早有聯繫。郭少明表示,該會可以特事特辦,較其他慈善機構少程序,因此該計劃得以在約兩個月落實。

 本地電器商願捐電器予住戶使用

郭少明說,他與陳帆未合作過,未有問他為何當日會哽咽流淚,「呢啲真情流露,我哋只係睇電視,我諗以陳帆局長咁嘅表現,現場(看到)一定係好慘。」他說如也在現場,「可能我(看到)都會喊,我好易喊!」他認為每個繁榮社會,都難免會有如劏房這種情況,最緊要是在看到後是否作出幫助,「今次幫到500個就500個。」

公益金及社創基金合共撥出港幣1,150萬元,作為支持社聯社會房屋中介平台未來三年的運作經費。郭少明透露,本地電器商德國寶表示會捐出電器支持計劃,又有發展商稱會捐出裝修工具。

現時一些劏房單位雖有自己廚廁,但部分卻是廚廁合一,衛生情況不理想。(資料圖片/鍾偉德攝)

盼其他善長也出錢支持

該筆撥款預計可供翻新500個單位及社聯運作三年,郭少明表示,以現時等候上公屋的申請宗數來看,不會三年後就可全部人上樓,政府加快建屋,也只能縮短輪候時間,因為共享房屋仍有需要。他稱若今次計劃的成效顯著,公益金或會繼續支持,屆時將設立專項籌款計劃;他也希望公益金這次起帶頭作用,未來有其他善長一同參與。

他稱部分業主積極響應計劃,「有啲業主都開心,只係收平啲租,但有人幫手裝修,大家係雙贏。」他又說,自從公布共享房屋計劃後,市面一些劏房業主也略為降低租金。

恒基以象徵式租金租予九龍樂善堂的九龍城新益樓(中),將是首批可供入住的共享房屋。(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銀紙貶值太快催谷買樓保值

郭少明一家在姑媽家住了約七年後,父親自己置業,一家九口才搬到一個唐樓三房單位居住。他在24歲時與太太羅桂珍結婚時,仍居於舊居,一來因為母親希望可同住,二來兄弟姊妹又騰出一間房給他們,直至他33歲時才自己置業。他不回應有否買樓給子女,他指現在樓價高是因為銀紙貶值太快,以致不少人為了保值而買樓,推高樓價。

郭少明24歲與太太郭羅桂珍結婚,直至33歲才有自己安樂窩。(資料圖片/黃永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