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中線‧拆局】三大原因致超支165億 港鐵消息未確定「封頂」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港鐵最新公布,沙中線整體工程超支173億元,造價再升至971億元。港鐵解釋,沙中線超支三大原因:宋皇臺站工地的考古發現、灣仔北一帶延遲或未能完整交接工地,和為配合會展站日後車站上蓋發展而額外加建的地基工程,以上外在影響因素佔額外工程開支約7成。至於工程造價會否再上升或作「封頂」,港鐵消息人士未有正面回應,反映沙中線超支恐成「無底深潭」,市民日後或要繼續為工程「埋單」。

宋王臺站因考古發現,工程滯後11個月。(資料圖片)

沙中線是本港第4條過海鐵路,全長17公里,設10個車站,分為兩條路段,大圍至紅磡段及紅磡至金鐘的「過海段」。

工程早於1998年由政府提出興建,原先預算只是374億元,但直至2012年正式動工時,造價升逾倍達798億元。工程波折重重,今年4月因前期工程而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追加8.6億元撥款申請,造價已升至806.6億元。

由於沙中線為政府與港鐵以「服務經營權」模式發展,故工程費用由政府支出,港鐵負責建造及營運,即超支金額由納稅人「埋單」。

1.土瓜灣站掘出宋元千年方井

沙中線動工後兩年,港鐵於土瓜灣站附近發現了6個古井和麻石明渠,又掘到大量的元宋古物,令該段工程一度停工,大圍至紅磡段工程進度滯後約11個月,最少涉約41億元額外開支。

2.軍艦殘骸及分域碼頭街附近工地影響

2014年底政府在中環灣仔繞道填海工程範圍內,發現疑似二戰時「添馬艦」沉船殘骸,令填海工程被迫停工,最終工地交接日期比原定計劃延遲7個月。另外,今年初港鐵在分域碼頭街附近工地中發現一條廢棄的鋼管樁,令沙中線工程設計需作出改動,工地先後出現4至6個月滯後的情況。

3. 配合會展站日後車站上蓋發展地基工程

為預留彈性在會展站上蓋興建會議中心,港鐵稱需於車站加建必要的地基及設施,增加會展站工程的複雜性。港鐵根據現時所知的地質情況,初步估計,會展站建造工程會因而延後最少5個月,工程開支會相應增加。

另外,工程超支亦受其他因素影響,包括受到本港其他基建工程共同面對的挑戰影響,包括建造業界勞工短缺及不利的地質等情況。

港鐵沙中線最新造價升至971億元,但工程仍潛在不明朗因素,令造價有機會再升。(資料圖片)

港鐵消息未正面回應造價會否再升及「封頂」

港鐵在2015年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沙中線延誤起碼一年,大圍至紅磡段最快2019年啟用,過海段則要起碼2021年才可通車。截至今年6月30日,沙中線工程的總體進度為75%,大圍至紅磡段,亦即「東西走廊」工程已完成89%。

港鐵消息指,目前整體工程已完成8成,但造價會否再上升,或會否作「封頂」則未有正面回應。

港鐵消息亦未有正面回應應否為超支負責,只稱「工程師唔係神」,不能控制工程出現未知的影響因素,只稱會盡量控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