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匯學院去年入場人次6.4萬超目標 黃偉綸:續推活化計劃

撰文:黃靜薇
出版:更新: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日(17日)發表網誌,介紹「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項目之一、前身為舊大埔警署的「綠匯學苑」。他表示學院至今已營運約2年半,去年錄得共6.4萬入場人次,超出原定4萬人次的目標。此外,他又指政府未來會繼續將合適的歷史建築納入活化計劃,加強文物保育。

舊大埔警署建於1899年,位處大埔運頭角里的小山丘上,是新界首間警署及警察總部,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現活化成綠匯學苑。(發展局圖片)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撰寫網誌,指發展局2008年開始開展「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過去10年推出五期、共19個保育項目,當中9個已在營運,舊大埔警署便是其中之一。

舊大埔警署建於1899年,位處大埔運頭角里的小山丘上,是新界首間警署及警察總部,是英殖時期政府接管新界時舉行升旗禮的地點。

活化前的舊大埔警署,在修復過程中遇到不少挑戰,包括要透過昔日的黑白照片抽絲剝繭,盡量回復建築物的本來面貌。(發展局圖片)

整組建築群由三所建築物組成,分別為主樓、飯堂大樓及職員宿舍,環繞一片開揚的草坪;警署的遊廊及百葉窗,均為適應香港潮濕而炎熱的氣候而設,是典型的殖民時期建築特色;屋面瓦片、金字瓦頂及木樑的構造,則應用了中式建築方法。

經過復修團隊的努力,外牆顏色、牆身刻線得以回復約100年前的原有顏色及仿照麻石外牆設計而做的壓線裝飾;另外,建築物內的2棵古樹名木亦在工程期間原好保育。

舊大埔警署主要由三所建築物組成,分別為主樓、飯堂大樓及職員宿舍;三所建築物環繞着一片開揚的草坪建成,四周被樹林環抱。(發展局圖片)

入場人次比去年增一成

活化後的綠匯學苑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的項目之一,現時定期舉辦導賞團、低碳飲食工作坊及2至5天的啟迪教育課程,讓參加者體驗慢活樂趣,部分工作坊以珍惜食物為主題,透過「農田送到餐桌」的過程,讓參加者感受惜食體驗、廚餘處理等經歷,領悟個人與社會及大自然的聯繫。
另外亦設純素甜點烹飪班,參加者可在園內親自採集新鮮的有機香草及可食用的花朵。

黃偉綸續指,對於這群一級歷史建築群被注入生機和活力,達至自然生態及歷史建築共融,感到欣慰。根據最新統計,綠匯學苑去年錄得約6.4萬人次,較2016年約5.8萬人次為高,同時也超出原定4萬人次的目標。

他表示未來發展局會致力在持續發展和文物保育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包括繼續把合適的歷史建築納入活化計劃,為它們注入新生命,亦提供更多遠離繁囂的好地方予市民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