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礦工一生勞碌換來肺積塵 「辛苦的日子長 享褔的日子太短」

撰文:余秋婷
出版:更新:
史伯伯近年身體急轉直下,閒時保坐家中,僅覆診、做物理治療時才外出。(林振東攝)

日積月累,香港由一個小漁港變成國際大都會,而一群為這個城市打下穩固根基的建築工人,亦因為長期在塵土飛揚的地盤工作,肺部日積月累受損,造成肺積塵,晚年時要面對病患之苦。繁華背後,讓我們關顧這群默默付出的前線工人。

二十出頭「與炸藥打交道」

史湛恩於1935年出生,20出頭便從事礦業工作,他笑稱自己小時候是「與炸藥打交道」,六七十年代,他在內地從事爆破工作,於礦場內尋找合適花崗岩,打洞,放炸藥,爆破。

來港定居後,於石澳石礦場工作,這是香港島最後一個石礦場,除了爆炸工作,他亦控制碎石機,將石塊打碎,混入其他物料製成石屎,再作其他建築用途。縱然他口中說著自己不過為養家而投身建造業,但提到他參與過的工程,他還是帶點驕傲。

我都有份將石澳打平,而且將山頭的碎石製成石屎,用作建東隧和西隧之用。
史湛恩
史伯伯現時每日睡覺前都要使用氧氣機。(林振東攝)

壯年勞碌為養家 任重而道遠 

現年80歲的史伯伯患有肺積塵病,已喪失至少三成肺部功能。肺積塵病是由於長期吸入有害塵埃,令肺部產生纖維化致彈性大減,降低氣體轉換功能。年少時,他的工作場所處處塵土飛揚,四周鋪上厚厚粉塵,當時工友們對肺積塵認識不多,雖有戴上口罩,但因不便呼吸,工友們都拉低口罩,露出鼻孔,變相直接將塵埃吸入體內。

約莫20年前,社會關注日增,礦業公司安排全體員工作身體檢查,包括胸肺測試,「我們一眾工友中,十個有九個半都有肺積塵問題。」石基部20個員工因此走了一半,而當時50有餘的湛恩已經失去5%肺部功能,不過他選擇留下來,「因為我要養家,任重而道遠。」

2000年,史伯伯65歲退休,身體尚可,只是呼吸較重,呼氣吸氣都額外費力。踏入70之年,喘氣問題日益嚴重,更出現肺積水,現時每天要用氧氣機協助呼吸。

比較其他工種,從事礦業月薪達二萬元,在九十年代算是很不錯。史太太在旁回憶他的工作,抱怨他工時太長,完全沒時間陪一對子女,兩星期只能休一天,而每星期只有兩天回家睡覺,每日由早上6點開動機器,雖說下班時間是6時,但一般要做到10點才休息。

湛恩的肺部漸漸失去功能,早幾年更有肺積水問題。(林振東攝)

八十之年難踏樓梯

年輕時,他走過一個又一個危險工地,晚年最令他困擾的一件事卻是上樓梯。家住唐樓,沒有升降機,每次回家他要踏上6層樓梯,每上一層便要停下來稍作竭息,前後得用上20分鐘,「你無辦法不走,不上樓梯,你就無家可歸。」史太每每在旁摻扶,亦會帶上一張凳,好讓他需要時坐下來。比較早幾年生活,湛恩朝朝晨運,每日買餸煮飯,一日兩次上下樓,現在只有覆診及做物理治療個案才出門,他形容自己:「辛苦的日子長,享福的日子太短。」2015年,他由於肺積塵引起的呼吸不暢而出入醫院8次。

在眾多工傷之中,肺積塵是現時唯一按月補償的職業病,1981年政府通過《肺沉埃沉著病(補償)條例》,讓肺積塵工友得到「一筆過」金錢補償,至1993年政府通過修訂,工友獲得每月補償額,現時湛恩每月獲得約1萬3千多元賠償,當中包括疼痛、痛苦與喪失生活樂趣的每月補償及喪失工作能力每月補償,可以舒緩他的經濟壓力, 總算勞碌一生,終能安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