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上任一年】教育界讚大增經常開支 惜未見長遠教育規劃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即將上任一周年,她上任以來,教育政策為其施政重點之一,特別是甫上台即以「教育新資源」打響「頭炮」,撥出36億元經常開支,增加中、小學班師比、推出3萬元自資學券等,回應業界不少訴求。
贏得教育界掌聲,同時有爭議聲。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認為,政府決定復考小三全港性系統評估(TSA)的安排,令人失望;至於近月發生的歷史教科書疑似審查事件,質疑政治凌駕教育。中學校長會主席李雪英則指,雖然政府增撥資源解決業界燃眉之急,但暫未見提出長遠的教育規劃,只是成立多個專責小組檢討不同政策,期望小組未來可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

林鄭月娥競選政綱早已提出增加50億元教育撥款,以解決教育界多年面對的問題。(資料圖片)

教育經常性撥款一再加碼 應對虐童問題成挑戰

特首林鄭月娥去年7月1日上任,相隔四日,即公布50億元教育經常性撥款大計,迅速落實首筆36億元教育開支,並在今學年推行,包括資助合資格中學畢業生修讀自資學士學位,每人每年可獲3萬元資助。另外,中、小學劃一增加班師比,每班多0.1名教席,創造2350個常額教席,以盡量吸納行內合約教師,同時吸引新人入行。隨後今年2月財政預算案公布教育經常開支再「加碼」20億元,即總數涉達70億元。

而其任內接二連三發生多宗虐兒個案,引起社會關注保護兒童政策千瘡百孔,學校通報機制存有漏洞,以及校內輔導人手不足等問題。政府緊接在今年2月財政預算案公布,2018/19學年在小學落實「一校一社工」政策,以及推出3年先導計劃,為學前機構提供社工服務等。另外,亦改善幼稚園缺課通報機制,由原本的30日縮短至7日。

學界讚增教育經常開支 今屆政策有溝通及接納意見

教育界人士對林鄭評價又如何? 中學校長會主席李雪英、資助小學校長會名譽主席賴子文、教聯會主席黃錦良及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均向《香港01》表示,林鄭上任後以教育為施政重點,率先增撥50億元教育經常開支作長遠承擔,又以「急事急辦」方式在今學年推行,做法值得肯定。

他們認為相比上屆政府,今屆與教育界關係較為良好,樂意與教育界溝通。葉舉例,36億元的教育經費分配,和恢復中、小學閱讀津貼等,政府均以開放態度接納業界意見,「係有突破嘅地方。」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認為,政府在小三TSA政策上令人失望,強將初中中史獨立成科亦無必要性,做法予人有感政策政治凌駕教育。(資料圖片))

葉建源:小三TSA議題失望 批中史政策政治凌駕教育

不過,葉建源認為,政府在處理小三全港性系統評估(TSA)議題上令人失望,教育局今年以抽樣方式全面復考,但亦容許學校可選擇「全級考」以取得評估報告,做法「留有尾巴」,或令辦學團體和校董會等有機會「由上而下」以TSA成績向學校施壓,令教學變異及操練情況持續。

另外,葉指,教育局推行小學「一校一社工」政策倉卒,未有在現有基礎上增加服務,長遠又以社工取替輔導教師,忽視輔導人員在學校輔導工作的重要角色。他又指,林鄭任內將初中中史教育獨立成科,但事實上現時有逾9成學校開設獨立中史科,批評此舉「實在無必要」,而早前亦發生歷史教科書疑似審查事件,兩者予外界有政治凌駕教育的觀感。他質疑當局在教育政策上,能否維護以學生為本的核心價值。

李雪英未有為林鄭教育政績評分,認為目前言之尚早,但認為雖然今屆政府大力投放教育資源,但暫未見提出長遠規劃。(資料圖片)

李雪英表示,雖然認同今屆政府投放更多教育資源,亦成立多個專責小組檢視教育八大範疇,但目前暫未見在教育政策上有長遠規劃,改善課程實施及教育架構,以減輕學生學習壓力大、老師工作繁重、以及考試主導的教育制度問題。她認為,林鄭只上任一年,難以確切評論其工作表現,但期望專責小組未來可以提出具體方案對症下藥。

教聯會:促加快落實教師學位化 STEM津貼恆常化

林鄭首任內已宣布增70億元教育經常開支,首批36億元已落實,尚餘34億元的教育經費有待分配。黃錦良期望政府可以加快步伐,盡快制定34億元的落實細節,例如最快今學年起落實中、小學教師學位化、再將班師比調高0.1等。

他又認為,政府近年大力推動STEM教育(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分別向中、小學發放一筆過20萬元及10萬元津貼,但認為STEM教學涉及不少硬件設施及教師培訓,期望政府可將款項恆常化,並提出具體的教學發展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