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 小組短片講劏房慘況 姊弟出生至今僅住百呎劏房

撰文:黃靜薇
出版:更新:

為期五個月的土地大辯論已開展近兩個月,土地小組今日(25日)上載新的影片,講述劏房兒童的居住環境,有一名小姊弟出生至今仍然住在只有100呎的劏房,一家四口睡在一張碌架床,等候八年仍然未上公屋。
身兼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在短片中慨嘆,由八十年代開始關注劏房居民,不料二十、三十年後,問題依舊存在,呼籲港人在今次的公眾諮詢中給予意見,選出未來增闢土地的方法。

土地小組今日上載一條約五分鐘的片段,講述幾個住在劏房家庭的兒童故事。(影片截圖)

土地小組今日上載一條約五分鐘、題為「劏房小孩篇」的片段,講述幾個住在劏房家庭的兒童故事,身兼土地小組成員、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拜訪其中一個四人家庭,10歲的姐姐銘及8歲弟弟銘澤由出生至今就住在劏房,至今已是第八年春秋,卻仍未等到上公屋的佳音。

銘恩一家四口租用兩個劏房,合共面積僅約100呎,一家四口睡一張碌架床。(影片截圖)

銘恩一家四口租用兩個劏房,合共面積僅約100呎,仍然與其他租戶共用廚廁,四個人擠在一張碌架床上睡覺,弟弟銘澤笑稱與姐姐共睡時,「腳板底塞入隻眼。」然而,他們也渴望能擁有自己的床及房間。兩姊弟雖然熱愛運動,姐姐銘恩雖是籃球隊隊員,但由於缺乏練習地方,籃球也早已漏氣。

何喜華嘆指過去五年間劏房愈來愈多、面積愈來愈細、租金愈來愈貴,「真係可以住住先?」

此外,片段亦訪問一個關注劏房兒童生活的攝影師程詩詠,憶述曾遇過一名住在劏房的小男孩,冬天時又凍又餓,當夜更的媽媽只能買熱水袋給他,讓他不用在寒夜離開房間,「無諗過要飲熱水袋嘅水,因為有一陣膠味。」

程詩詠表示有一個妹妹只能借用學校鋼琴去練習,於是畫了一張紙的鋼琴鍵盤,在家中練習,令他莫大感觸,「唔少劏房家庭將大部分收入用予交租,畀唔到小朋友行得更遠。」何喜華表示希望透過今次的公眾諮詢,提供更多增闢更多土地的方案,改善香港下一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