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潮」婆婆做義工逾十載 重拾兒時興趣 手工藝贈紓緩科病人

撰文:陳芷昕
出版:更新:

又踏入聖誕佳節,情侶或夫婦是否已想好節目?單身一族又將如何度過這「街裡愛人一對對」的日子?1943年出生的劉淑貞婆婆每天時間表不變,早上5時起床吃早餐、晨運、做家務,至中午12時才是每日重頭戲,重拾她5歲時的興趣─做手工藝。結合興趣和手藝,把一個接一個的製成品送給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紓緩病房的病人。每一天過得尤有意義,何須為節日費煞思量。
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紓緩病房護士朱仲琪坦言,病人的心理壓力較大,醫護人員人手不足下,難以長時間兼顧病人情緒,而義工一周經營兩次的「茶檔」令病人可進食病房膳食外的「美食」,為他們增添一絲安慰,在平淡生活當中增添期待。

劉婆婆原來一直以為「笑到喊」的表情符號上那兩滴眼淚是手掌。(洪嘉徽攝)

這位婆婆在拍攝時特意前後腳站立,引得在場人士哄堂大笑,劉婆婆不但知道這個少女「顯瘦拍攝法」,在她的作品中更有WhatsApp的「笑到喊」表情符號,這都是婆婆一手一腳在網上找樣本做出來的串珠吊飾。劉婆婆十分「貼地」,緊貼潮流,攝影師叫劉婆婆拿着「笑到喊」符號,才發覺婆婆一直以為那兩個「笑到喊」的淚水是兩隻手掌。

劉婆婆懂得拍照要前後腳,比少女要貪靚。(洪嘉徽攝)

重拾兒時手工藝樂趣 到醫院做義工

「一個嬌,兩個妙,三個吃不消,四個斷擔挑」年輕人或未曾聽聞,年屆75歲的劉婆婆婚後先後誕下三子一女,跟記者分享這年代久遠的俗語,坦言當時被人「唱到面都黃」。要照顧4名年紀相差無幾的兒女,即使婆婆當年喜歡學習手工藝,亦一直未有時間繼續發展興趣。反而在她60歲退休後,經朋友介紹下到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做義工,把興趣融入義工工作。只要提供參照樣本,劉婆婆便可做得出一模一樣的作品,串珠、針黹通通難不到她。雖然她有血壓高,但行得走得,退休後工作比照顧兒女更忙碌,生活有序,每日5時起床晨運及做家務,中午12時後開始做手工藝或義工服務,一做就十幾年。

劉婆婆直言在紓緩病房做義工​ 最初難受

回憶多年來在紓緩病房做義工,劉婆婆坦言:「最初難受架」。她曾經用一雙巧手做出一個個相架,放入病人和親人的合照作留念,對方無盡感激的眼神,一直讓劉婆婆念念不忘,更一直堅持在病人最後一段路上給予一點點的快樂。她去年的義工時數更逾2300小時,為義工之冠。

註冊護士朱仲琪已在黃大仙醫院紓緩病房工作3年,她直言病房的食物味道較淡,病人或會口淡淡,而義工亦會在每周四及周五開辦茶檔,即席為病人們沖泡各式各樣的飲料,更提供各種水果,小食,令沉悶的生活增添期待。以前紓緩科病房被視為病人善終之地,不少病人誤解入院後再不能離開,朱仲琪表示:「其實有病人情況有好轉可以出院」,醫生亦會為病人提供平安信,附有24小時熱線,由護士接聽並提供協助;若病人離院後需要叫救護車,只要提供信件便可直接送回黃大仙醫院紓緩科病房,以免在急症醫院折騰,耽誤病情。

已在紓緩病房工作三年的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註冊護士朱仲琪表示,不少病人期待一周兩次的「茶檔」。(洪嘉徽攝)

「在紓緩科病房工作,面對生離死別一定較多,喺呢度姑娘同病人建立嘅關係亦會較多。」朱仲琪說,不少病人家屬會回到醫院做義工,作為護士,她認為若病人最終要離去,但願他走得有尊嚴。

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義工服務統籌主任游鳳屏指,義工探訪工作後會有檢討,以及互相分享感受,過去曾有學生義工到紓緩病房中目睹有長者離世,家人嚎哭,令學生亦情緒激動起來,需要義工協助平復她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