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來橫禍】南昌公園工程 老婦爆眼 醫生:需約兩個月適應 

撰文:鄧家琪 梁祖饒
出版:更新:

《香港01》周三(16日)報道,一名66歲婆婆上周四(10日)在深水埗南昌公園的休憩涼亭,遭康文署園藝工程的小型起重吊鉤擊中面部,導致右眼晶體脫落、永久失明。有社工表示,不少新失明人士都難接受突如其來的轉變,同時亦要面對生活上的不便。
就程婆婆的情況,眼科醫生認為起碼需要1至2個月適應單眼失明,又指即使摘除眼球,仍有方法可保留或替代眼球形狀,傷者不用過份擔心。

創傷性失明3階段復康 首要接受現實

面對突如其來的失明,相信任何人都並非一時三刻能接受。香港失明人協進會社工姜振宇稱,創傷性失明人士通常會經歷3個階段,方能重拾正常生活。首先是接受自己失明的事實,然後開始在自己熟悉的室內環境習慣生活細節,當他們建立信心,就可以走出室外、回到社區,重新適應生活。

阿姜稱,失明人士多靠觸覺感受事物,一般會教導他們以手背觸碰外物,以免異物或尖物刺傷手掌。(岑卓熹攝)

身心受創 或因壓力拒絕外出社交

單眼失明會影響距離感和平衡感,阿姜見過不少新失明人士案例,指他們大多表示失明初期不時感到頭暈,或是家居擺設的位置有所不同,都是距離感及平衡感改變引起。不過失明最大的影響,莫過於心理承受的壓力。阿姜描述有新失明人士會因自己的外觀感到焦慮,不敢上街,亦減少社交。像程婆婆這類個案,可能會因意外蒙上陰影,害怕重返事發地點或類似的環境。

阿姜認為在患者失明初期,與家人的溝通相當重要,失明人士可以向家人表達最準確的需求,以免家人不清楚他們的難處;或是過份著緊、事事代替他們出手。

馬路上的車輛從右面駛過, 新失明人士要習慣視角多轉一點,重新適應。(岑卓熹攝)

眼壓過高縱失視力 仍會造成痛楚

眼科醫生羅智峰表示,傷者縱失去視力,仍想設法保留眼球。但如眼睛出現眼壓太高或眼球嚴重腐爛等情況,醫生亦會為病人即時進行眼球摘除手術。

羅指如眼睛意外後眼壓過高,縱使眼睛已失去視力,眼球仍然會對傷者造成痛楚,故醫生會為病人即時進行摘除手術。

眼科醫生羅智峰表示,傷者失去視力後,一般都想設法保留眼球。(王海圖攝)

另外,部份個案眼球腐爛嚴重,羅指他們較容易出現細菌感染或含膿等情況,最嚴重可上腦致腦膜炎,甚至對傷者有性命危險,故醫生會立即為病人進行摘除眼球手術。羅表示現時科技日新月異,仍有很多方法可保留或替代眼球形狀,著傷者不用過份擔心。

羅更表示坊間有很多誤解,以為依靠一隻眼睛生活會加重眼睛負擔,事實並非如此,但視野卻會與以往有所區別,估計程婆婆約需一至兩個月時間適應。

羅醫生稱,眼睛內積聚膿或細菌,有機會沿眼球上腦部,引起腦膜炎,甚至有性命危險。(王海圖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