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嘉烈醫院出新招 助髖關節骨折病人自理 治療師:病人笑容多咗

撰文:袁澍
出版:更新:

長者因骨質疏鬆,若不小心跌倒,則易致脆性髖關節骨折。有職業治療師指,髖關節骨折的病人,尤其是長者,在手術過後,可在照顧者幫助下慢慢恢復自理能力,但常有病人因缺乏信心而不敢活動,康復緩慢,甚至有可能導致機能衰退。
瑪嘉烈醫院從去年3月起,推行「我做得到」計劃,以簡單易明的指引助病人增強信心,令他們可盡早恢復。計劃實施後,職業治療師指「病人笑容明顯多咗!」

病人長期臥床無法自理 易起「我好無用」念頭

隨着人口老化,髖關節骨折個案亦呈現老年化。瑪嘉烈醫院每年平均有380宗髖關節骨折手術個案,其中七成以上病人超過80歲,更有兩成是90歲以上長者。髖關節骨折會影響患者活動能力,且很多長者病人或其照顧者因過分擔憂,而讓病人長期臥床。如此一來,可引致患肢縮短及變形,甚至引發機能衰退(又稱無為殘障,Disuse dysfunction),無法自理,病人也會因此生出「我好無用」念頭。

瑪嘉烈醫院職業治療部經理鄭慧慈表示,部門一路以來都希望有更簡明清晰指引,幫助病人提升自理能力;從2018年3月起,實施「我做得到」計劃,並成功幫助127組髖關節骨折病人及照顧者,讓他們提升信心,加快病人康復速度。她並指新計劃實施後,有超過50%病人在手術五日後,成功在幫助者協助下如廁。

設標示圖 病人做得到會由紅變綠

較之前黑白色的手冊,「我做得到」計劃推出全新彩色康復手冊,以插畫形式指引病人及照顧者如何康復,術後有何避忌;同時亦從病人入院起,就在病床前設立「我的自理能力」標示圖,以紅綠燈的概念,讓病人及照顧者一目了然目前的自理狀況。一級職業治療師顏綸欣指,標示圖會根據病人狀況每日更新,隨着綠燈越來越多,病人自信心也會提高,「病人笑容明顯多咗!」

院方將「我的自理能力」標示圖貼於病床前,以紅綠燈的方式標明哪些是病人可獨自完成的,哪些是需要別人相助的,哪些是禁止做的。(袁澍攝)

跟康復手冊照顧骨折母親 由一竅不通變專家

84歲溫女士去年8月跌倒入院,左邊股骨頭骨折,接受半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前後皆由63歲的兒子黃先生照顧。黃先生表示,「我做得到」計劃令他欣慰、鼓舞。他說,在母親住院手術及康復治療的20多天中,因有康復手冊遵循,他由「一竅不通」變為一個熟識照顧髖關節骨折病人的照顧者;若沒有康復手冊,他不會知道如何幫助病人落床如廁,亦不知需要將家中床鋪加高來保護髖關節,計劃令他「安心好多!」

63歲的黃先生指,「我做得到」計劃令他由一竅不通,變為一個熟識照顧髖關節骨折病人的照顧者。(袁澍攝)

瑪嘉烈醫院表示,該計劃最開始只在急症病房試行,現已擴大到綜合外科病房,計劃將來會在老人科病房繼續推行;院方亦會和全港聯網醫院交流,令更多病人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