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峰】李國麟:政府不敢擴大街症服務 怕令私家醫生生意減

撰文:陳倩婷
出版:更新:

本港醫護人手不足,立法會衞生服務界議員、香港護士協會主席李國麟今日(3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公立醫院急症室人滿為患,大部份非緊急病人理應可分流至街症,但政府一直不敢擴大街症服務,原因是多了街症會令私家醫生的生意額減少。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董、內科醫生馬仲儀指,現時八成本港醫生在私營醫療市場工作,但八成病人在公立醫院求診,她建議參考海外模式,由政府出手管制私家醫生的收費,並為其提供相應津貼。

李國麟直斥政府不敢擴大街症服務,令急症室人滿為患。(資料圖片/林若勤攝)

立法會衞生服務界議員、香港護士協會主席李國麟出席商業電台節目《政好星期天》時表示,大部份公立醫院急症室的非緊急病人理應可分流至普通科門診(街症),但政府一直不敢擴大街症服務,原因是政府擔心多了街症,變相令私家醫生的生意額減少。

李國麟憶述醫管局在90年代以社會主義模式運作,即不論收入、市民可接受同一服務水平,惟自從金融海嘯後,政府因財政問題,未有再就醫療政策作長遠規劃,「有錢就畀多少少你」,令整個規劃欠持續發展。

公院醫生:香港醫生唔係唔夠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董、內科醫生馬仲儀認為,「香港醫生唔係唔夠」,現時約八成本港醫生在私營醫療市場工作,但八成病人在公立醫院求診,她建議參考海外模式,由政府管制私家醫生的收費,並提供相應津貼。她又認為,醫管局應更彈性聘用醫護,增加半職人手吸引因家庭或個人因素而未能當值36小時的醫生。

不少醫護人員因工作缺乏成功感 自評不能提供良好服務而離開

馬仲儀透露,自己在公立醫院工作逾十多年,近來不少同事因為工作缺乏成功感,亦因為工作量太大,自評不能為病人提供良好及安全的服務水平,因此離開公院。她認為若果政府做好基層醫療及公私營市場的分配,令公立醫院主要治療病情較重的病人,相信會有同事覺得公立醫院工作合理,亦可令特別喜歡處理複雜病情的醫生,願意留在公立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