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灣公路大橋鋼纜折斷 工程師指罕見、誇張 質疑保養不足

撰文:陳晶琦 麥凱茵
出版:更新:

路政署署長陳派明今(16日)下午公布,昨(15日)於深圳灣公路大橋巡查期間,發現往香港方向高架道的其中一條外置式預應力鋼纜折斷,惟未有影響結構安全及運作。
有土木工程師表示,鋼纜折斷於工程角度而言十分罕見,更一度形容大橋僅落成10多年便折斷「好誇張」。同時估計,鋼纜鏽蝕應是保養不足、油脂風乾引致。至於結構是否安全,則要視乎鋼纜的設計。

陳派明強調今次是個別事件,但會在三個月內全面檢查同類型設計的大橋。(梁鵬威攝)

路政署進一步解釋,深圳灣大橋有內置鋼纜共40條,外置鋼纜共有6條。而今次折斷的預應力鋼纜直俓160毫米,屬外置式的預應力鋼纜。由於大橋內有多條外置及內置式預應力鋼纜,設計時已經考慮到需要更換鋼纜,所以大橋已預留足夠的安全系數,即使缺失了一條鋼纜亦不會影響到行車安全,以及大橋的結構安全。

路政署副署長徐永華又展示實際圖片,指出折斷的鋼纜的路段仍有兩條鋼纜,「設計方面係可以少咗一條都唔會影響結構。」路政署將於三個月內巡查類似結構的大橋,包括青衣南大橋、八號幹線大橋等。

高架道內部有三條預應力鋼纜,其中左下方的一條為因鏽蝕斷裂,路政署移出支撐位及折斷的鋼纜;而左上方及右下方的則為正常鋼纜,受到混凝土保護。右上方空出圓形通道則是留作更換鋼纜所用。(路政署圖片)

當被問到鏽蝕並非一朝造成,為何折斷了才發現?陳派明解釋,對上一次檢查鋼纜時間為去年9月,以及上兩星期,「條鋼纜由好多細鋼筋結成,其中一啲因鏽蝕斷咗,影響受力令其他鋼筋失去支持;因為整條鋼纜在完成預應力拉力工程後,便會灌漿加入混凝土保護,所以單以外面難以看到銹蝕情況」,重申當時大橋完工有進行測試,相信物料符合要求。

陳派明形容鋼筋在橋樑內折斷的情況並非常見,強調不會掉以輕心,人員會取鋼筋的樣本到化驗室進行測試,以防同類情況發生。

徐永華解釋,折斷的鋼纜(左下)旁邊仍有兩條完整的鋼纜。(梁鵬威攝)
資深土木工程師倪學仁表示,該條鋼纜應有油脂保護,可能是保養不足,以致油脂風乾引起鋼纜生鏽繼而折斷。(資料圖片)

工程師估計保養不足

土木結構工程師蘇耀坤表示,深圳灣大橋僅落成10多年便發生鋼纜折斷,形容「情況罕見、好誇張」。蘇估計,鋼纜折斷一般為鏽蝕引致,故須灌漿改善情況。至於鋼纜折斷會否影響結構安全,蘇則指要視乎大橋的設計是否由一組鋼纜或是一條鋼纜承托拉力,倘為一條鋼纜主要承托拉力,便會有斷橋的可能性。惟他表示,現時折斷的鋼纜為外置式鋼纜,安全風險會較內置式鋼纜低。

資深土木工程師倪學仁表示,鋼纜作用是拉起橋面,平衡橋面壓力,認為涉事折斷鋼纜應有油脂保護,可能是保養不足,以致油脂風乾引起鋼纜生鏽繼而折斷。他續指,修補更換涉事的鋼纜並不困難,惟訂造新的鋼纜需時,相信要數星期才能完成更換工作。

有參與建造青衣南、北橋的工程師學會前會長陳健碩表示,大橋只啟用十多年就出現鋼纜折斷是不正常,促政府深入研究;他指出外置式鋼纜比內置鋼纜容易受破壞,如人為破壞;而根據文獻及經驗分析,估計有關鋼纜出廠時已有瑕疵,或在灌漿時混入水泡或氣泡,加快鏽蝕速度,以致斷裂。

路政署表示,因應維修需要,深圳灣公路大橋往香港方向的三條行車線中現正暫時封閉兩條,並已聯絡承建商安排更換折斷的鋼纜,料需時三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