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願景提地政改革五大建議 倡電子化、提升系統及精簡程序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發展局日前宣布將全面接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出的八個優先處理土地選項,以增加土地供應,智庫「香港願景計劃」 認為缺乏良好土地行政系統,即使增加土地供應,仍可導致土地未能善用,故今日(24日)發表研究報告提出五大建議,包括改革地政系統走向電子化、有系統分配人手及培訓地政人才、全面檢討現時土地法例、精簡發展程序,以及制訂公開、透明土地政策及地政系統。

香港願景建議應改革地政系統走向電子化,解決土地未能善用的問題。(勞敏儀攝)

報告指出,香港現時地政系統有很大改善空間,包括地政資訊欠透明、公開性、可靠性以及易達程度低。香港願景計劃研究顧問江玉歡解釋,一般市民要索取土地相關資料過程較複雜及昂貴,同時難以獲取土地業權,樓宇年齡、空置情況等資訊;即使政府2017年底提出「空間數據共享平台」概念,但仍需5至6年詳細研究才推出。

其次,報告指政府缺乏統一集中的地政機關。江玉歡舉例說,若市民有意修改土地用途發展私房菜,政府卻沒有清晰指引,市民需自行向房屋署、地政總署、消防處等部門查詢,繁複的地政程序及做法,令市民無從監察政府部門工作及成效。

她又指,政府未充分使用現有土地,令大部分未有長遠規劃土地被順理成章用作棕地作業,而部分工廈內部改組成住宅或商業用途,相關違規情況政府難以監管,部分舊樓發展密度及發展參數也較周邊新建樓宇低。

江玉歡認為,市民申請修改土地用途要經多個部門處理,十分繁複及費時,希望政府增加資訊透明度、精簡地政程序。(勞敏儀攝)

曾鈺成:單純增闢土地難確保善用

報告指出問題還包括:政府人手不足,土地法例過時、現行批租及契約制度有著潛在問題、執管土地契約欠效率及效用、欠缺清晰定義解釋何為違反契約,強制執行批約條款程序費時, 以及長期未有全面檢討和執行土地業權登記制度。

因此,報告提出五大建議,包括改革地政系統,發展一套「一站式」電子系統, 為市民提供一個電子平台處理地政申請及獲取地政資訊;又期望政府可以在中期內為市民提供綜合數據平台, 運用數碼身份認證, 進行一切與土地相關的申請事宜。

報告又建議,政府應就每項地政工作的詳細人手分配情況進行審查, 並研究現在人手及資歷是否足以應付香港的長遠需要,制定一套統一、標準化的分工指引。其他建議還包括全面檢討現時土地法例、精簡發展程序,以及制訂公開、透明土地政策及地政系統。

香港願景計劃召集人曾鈺成認為,單純開闢土地未能確保土地被善用,必須配合良好的土地行政系統。他不認同本港目前土地供應充足,但被政府亂用、分配不公的說法,解釋指本港土地短缺已形成社會共識,強調「既然土地來之不易、咁珍貴,一定要做好土地行政,達至地盡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