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小組18項建議 雷添良料要3年時間推行「正向家長運動」

撰文:李慧妍
出版:更新:

家校合作及家長教育專責小組上月29日向教育局提交檢討報告,提交18項建議,包括增加幼稚園家教會的成立津貼、推出「正向家長運動」、職場家長教育課程等。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湯修齊今(5日)接受商台《政好星期天》訪問時指,本港教育的競爭文化盛行,「贏在起跑線」的口號深入民心,並為子女的行程安排滿,卻容易忽視孩子的學習壓力、心態等。他認為最少用三年時間,將家長應視乎子女本身能力作生涯規劃,及不一定要入讀名校或大學才能成功的訊息帶入社會,希望教育局考慮後盡快推出。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湯修齊則指,現時約三分之一的幼稚園成立家長教師會,希望當局增加津貼,鼓勵更多幼稚園成立家教會。

專責小組建議,應制訂一套有關家長教育的課程架構,以配合從幼稚園到中學不同階段學生家長的需要。(資料圖片)

應教育局的邀請,專責小組於2017年12月成立。小組去年7月發表諮詢文件,曾提及當局應採取多元及創新的方式,推行家長教育,包括網上學習課程及職場的家長教育課程。小組上月底提交檢討報告,及18項建議。雷添良表示,推行「正向家長運動」,將建基於家長教育課程架構及指引,日後作出事項配合,如大型公眾活動。他坦言,不會低估運動難度,預料至少用3年時間,將正面信息帶入社會,「透過電視、公眾地方播放影片,希望有口號令全港參與。」

他補充,由於「贏在起跑線」口號流行,故需要一定人力物力在學校層面,向家長等推廣,希望教育局考慮後盡快推出。

家長不應只顧小童 自身情緒亦要管理

雷添良又認為,家長不只要只顧小童,自身也需要了解情緒管理、應對複雜情況,及足夠知識處理家庭問題等,均影響親子關係。此外,隨著社會變化及部分成功人士的個案,他指出,當今社會更需要多元化、具創意等人才,而給予學童更多空間,可帶動解決很多社會潛在危機。

專責小組建議,當局應採取多元及創新的方式推行家長教育,包括網上學習課程及職場的家長教育課程。(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家長應明白 並非給予小孩最多就是最好

佛教黃允畋中學校長葉偉儀則指,不少家長抱有「望子成龍」心態,催谷問題嚴重,社會亦對尖子相當關注,卻忽視學生心身狀態,「每年傳媒都會追住10A狀元報道,所以大家要正視問題。」他指,家長應明白並非給予小孩最多就是最好,並舉例有學生因學業壓力過大,每次考試都會肚痛。

湯修齊應鼓勵更多幼稚園成立家教會

湯修齊就表示,部分家長對子女期望不合理,超出能力,反而令子女失去學習興趣,帶來負面影響。他又表示,不少幼稚園因人手或資源不足,而沒有成立家教會,目前只有三分之一的幼稚園成立家教會,「有時校長推行校政,透過家教會較行之有效,因為當中的家長有照顧小孩,貼近家長。」他希望,當局向幼稚園增撥資源,包括增加家教會津貼等方式,鼓勵更多幼稚園成立家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