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連環「睇漏眼」 忽視病人凝血異常 累病人眼科手術出血近盲

撰文:黃卓然
出版:更新:

兩間公立醫院醫護人員疑連環「睇漏眼」,忽視一名有免疫系統疾病史的病人凝血因子不正常,竟在未治療病人的血液疾病下,安排其做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該手術本不觸及血管,但因手術困難,需臨時改為出血風險較高、有大切口白內障移除手術。結果病人施手術的眼睛近眼底位置出血,近乎失明。
有血液及血液腫瘤科醫生認為,事件涉及多重失誤,病人可謂「連環不幸」。事件中,決定做手術的醫生有最大責任。

醫管局《風險通報》揭示多宗公立醫院醫療事故。(資料圖片)

醫護無視凝血功能差 病人術後近乎盲

最新一期醫管局《風險通報》揭示多宗公立醫院醫療事故。其中一名有免疫系統疾病「天疱瘡」(pemphigus)病史的病人,因嘴唇流血及貧血,往公立醫院A求醫。醫生為他進行凝血因子測試(APTT),顯示凝血功能差。惟醫護人員「無視」測試結果,為病人止血後便安排其出院。4個月後,醫院B為病人其中一隻眼睛做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但因手術過程臨時出現困難,改為大切口的傳統白內障移除術,手術期間病人近眼底位置出血,送回原醫院A治理。此時,醫院A才發現病人的凝血因子測試揭示凝血異常,確診後天血友病。而病人接受手術的眼睛接近完全失明。

醫生:免疫系統病有藥醫 應先治療凝血問題

私人執業的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區永仁指,天疱瘡是老人家常見免疫系統疾病,主要是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自身皮膚細胞,每年約50至100個新症,可以用類固醇治療。後天血友病也是免疫系統疾病,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自身凝血因子,影響凝血功能,估計本港每年有7宗新症,同樣有藥可醫。有「天疱瘡」病史的病人,較易患後天血友病。
 

忽視免疫系統疾病病人驗血結果下,公立醫院累病人近乎失明。(Getty Images)

由於病人已接受凝血因子測試,區永仁指倘醫院任何一個關卡及早發現,包括安排測試的內科醫生,或安排白內障手術的眼科醫生,事故或可避免。他說,由測試至手術只相隔短短4個月,醫管局電子病歷紀錄系統應有提示,醫生正常會有察覺。他又指,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在正常情況下「一滴血都無」,卻突然改為大切口手術,導致悲劇發生,病人可謂「連環不幸」。他直指,做手術的眼科醫生有最大責任,術前應留意病人的病史。「如果APTT發現有問題,除非眼科醫生非常有信心手術一滴血都不會流,否則基本上都應先處理好血液問題。」

應有完善機制 通報血液測試結果異常 ​

中大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系主任譚智勇亦表示,決定做手術的醫生是最後把關。對於病人被臨時更改白內障手術,譚智勇指情況並不罕見,例如施以超聲波手術才發現「白內障」太熟,非常堅硬,超聲波無法震碎白內障組織,便會改為大切口的白內障移除術。他認為事件反映公立醫院機制有問題,若病人有不正常血液測試結果,應該要有更完善的通報機制。

醫管局《風險通報》披露,今年首季共接獲7宗嚴重醫療事故,及14宗重大風險事件。除了上述的血友病病人個案,有公立醫院發生抽錯肺水事件。一名右邊肺積水的病人,醫療紀錄上卻寫錯左邊肺有積水,病人抽肺水的同意書亦寫錯左肺。病人的左肺被抽肺水2次,均告失敗,醫護人員再為病人照X光,才發現是右肺積水,左肺更因錯誤抽肺水而出現氣胸。醫管局指,醫護人員進行任何程序前,不要只相信文字醫療紀錄,應以醫療影像再三核實。

公立醫院抽錯病人肺水,「調亂」左、右肺。(醫管局風險通報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