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3年磋商 教資會終與八大簽署「大學問責協議」

撰文:鄧穎琳
出版:更新: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今日(27日)公布,花3年與八間教資會資助大學進行多輪磋商後,終簽訂2019至2022三年期的大學問責協議。協議除包括與公帑資助有關的職責和責任,亦對院校的教與學質素、知識轉移、國際化及院校財務等範疇的要求。
與八大簽署協議的教資會主席唐家成感謝各大學的支持及意見,強調教資會將與各大學緊密合作,據未來發展和運作經驗,檢視協議推行情況,並將據累積經驗改進,強化管治框架。

(資料圖片)

教資會據《香港教資會資助高等教育院校的管治》報告建議,自2016年起與八間資助大學進行多輪磋商,花約三年終制定協議。協議由教資會主席唐家成、教資會秘書長鄧特抗,與各大學校董會或校務委員會主席及校長簽署。

每份協議除了載列各項與公帑資助有關的職責和責任外,亦載有多種表現指標,以衡量整個界別標準和院校因個別情況自行制定的主要表現指標。

主要範疇包括:
(1)學生體驗教與學的質素
(2)研究表現及研究生體驗的質素
(3)知識轉移及公眾參與
(4)加強國際化
(5)院校財務及可持續發展

唐家成相信在院校自主原則下,協議內的有關指標有助教資會據大學本身訂立的目標,評估其表現。他稱,大學在社會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相信協議可進一步鞏固公眾信心,有助確保教資會資助界別可持續發展,並提升大學在培育青年人方面的問責性及透明度,並推動大學繼續精益求精。

他感謝各大學、校董會、管理團隊等持分者的支持,感謝管治報告的作者Howard Newby爵士,領導落實管治報告建議工作小組並制定協議;並重申協議對2019至2022年撥款規劃工作不可或缺,而教資會將與各大學緊密合作,據未來發展和運作經驗,檢視協議的推行情況,並根據累積的經驗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