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晚期三大治療:選擇性體內放射療法 新標靶藥 免疫治療

撰文:韋景全
出版:更新:

肝癌是香港第三大癌症殺手,男女都有機會罹患,以男性居多。目前香港每年約有1,800多宗新症,醫生通常會根據癌細胞種類、腫瘤大小、數目、位置、擴散程度、患者年齡及其他生理狀況來決定治療的方法。
如果患者早發現,肝癌屬於早期癌細胞未有擴散,肝功能良好,而且腫瘤只在肝的一邊的患者,手術切除是最理想的做法,直接將腫瘤切除,肝臟可以自行生長至原本大小。
但適合手術的患者不多,臨床數字只有五分之一,因大部分患者在發現後,腫瘤已經生長很大或已經有多個腫瘤甚至已經擴散。另外亦因有機會是肝癌由肝硬化併發,以至肝功能本身亦不佳,術後容易導致肝衰竭等因素,不宜進行切除手術。
針對晚期肝癌,醫學界現時以三大治療新方向:肝動脈栓塞化療、新標靶藥與免疫治療,三管齊下,為肝癌患者帶來新希望。
撰文: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施俊健醫生

醫學界現時以三大新方向治療肝癌。(視覺中國)

選擇性體內放射療法消滅癌腫瘤

肝動脈栓塞化學療法是針對中晚期肝癌的其中一種治療方式。做法上醫生會在病人腹股溝動脈插入導管至肝動脈,經動脈輸入化療藥物和栓塞劑,將化療藥物及栓塞物直接注入腫瘤,把腫瘤殺死更截斷其血液供應,餓死癌細胞。這是治療肝癌的獨有方法,在其他癌症上很少採用。選擇性體內放射療法則利用同位素Y-90取代化療,所灌入的東西會近距離釋放出高劑量放射能β-射線,從體內以輻射直接攻擊腫瘤。這種治療方法的毒性傷害較不像化療嚴重,能達到有效的治療效果之同時,亦較不會影響周圍器官。

針對無法動手術的肝癌病人,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是另一項新興的治療肝癌技術。突破過往的體外放射治療,立體定位能在放射治療中隨著跟蹤定位極精準作出放射治療,並透過放射治療儀器內設的嶄新影像導引系統進行。放射線束從多角度針對病人的腫瘤,以確保放射線束盡量覆蓋腫瘤,同時不影響正常的器官。

新一代標靶藥對華人療效顯著

在藥物方面,醫治肝癌的藥物在去年有新的突破,過去10年,只有一種標靶藥物可供一線治療,第一代的標靶藥物索拉非尼(Sorafenib)已應用超過10年。新的標靶藥樂伐替尼(Lenvatinib),去年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認可作為治療肝癌的一線標靶藥物,讓晚期肝癌治療多了選擇。

標靶藥物主要針對干擾、抑制癌細胞某些特異蛋白質,從而阻截腫瘤生長和血管生成的信號。新的標靶藥最大特點是對華人效果顯著,根據臨床研究報告,香港、內地和台灣的亞族群使用後總存活中位數為15個月,較傳統標靶藥多了近5個月。另一款標靶藥瑞格菲尼(Regorafenib)是一個多靶點的治療肝癌的二線藥物,對經索拉菲尼治療後耐藥(失敗)的晚期肝癌患者有顯著的療效。

免疫療法成發展新方向

除了新的標靶藥面世帶來希望外,免疫療法也改寫了癌症治療的發展,對晚期患者的成效亦頗為理想,不但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質素,同時減少副作用,為肝癌帶來新治療方向。

研究發現腫瘤細胞相當「狡猾」,會發出特別信號,扮成「正常細胞」,誤導免疫系統不作出「清除」,從而讓腫瘤不斷生長。癌細胞將免疫細胞「T細胞」表面的蛋白「PD-1」與癌細胞表面的「PD-L1」結合,而「易容」令免疫系統認不出敵人,而致腫瘤不斷生長。而「免疫治療」則能透過阻截癌細胞發出的偽裝信號,重新啟動免疫系統反應,這種利用「PD-1抑制劑」阻止兩者結合,重新揭開癌細胞的面紗的方法,就是免疫治療法的運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