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太子站】傳真社訪47被捕者 傷者數多次更改 多人未獲送院

撰文:陳晶琦
出版:更新:

警方於8月31日在太子站展開拘捕行動,引起極大爭議,警務處、消防處以及港鐵至今僅多次澄清並無人死亡,惟未有公開詳盡的閉路電視片段。
傳真社報道,當晚太子站52名被捕人士中,成功採訪47人,並綜合他們的親身經歷,嘗試重組當晚站内情況。調查結果發現救護員點算傷者數目的過程混亂,站內消防員、救護員及警員報告傷者數目一小時出現4種說法,警方曾一度堅持站內無傷者,以及救護員確認9人受傷及後增至10人,但最後只有7人送院。
而首名入站及上報10名傷者傷勢分級的見習救護主任,傳真社至今只確認1名被捕人士曾與他接觸,有5名送院傷者表示不是由他親自急救,最少10人曾向不同執勤人員表示不適,但離開太子站後沒有即時送院。

延伸閱讀《香港01》報道

【831太子站衝突】港鐵CCTV片段首曝光 速龍小隊揮棍追捕乘客

【831太子站】消防接報多人傷 警稱無傷者 在場救護:聽到呆咗

【831太子站衝突】重組十傷者去向 消防證另有三人油麻地站送院

831遊行示威衝突,晚上11點,警方在太子站列車和月台內,拘捕示威者,期間在車廂內施放胡椒噴霧、揮動警棍,有人流血受傷。(資料圖片 / 余俊亮攝)

傳真社報道指,警方於8月31日晚上約10時55分在太子站進行拘捕,速龍及防暴警員衝至L3月台及車廂制服市民,並於11時45分左右驅趕所有記者離開車站。太子站內有10名傷者的消息是來自一名見習救護主任(PAO)。據傳媒直播片段,該見習救護主任身穿橙紅色螢光外套、手持文件夾板於11時36分進入太子站大堂,直至凌晨12時23分第二批逾10人的救護員增援前,他是唯一獲警員放行進入站內的救護員。

傳真社翻查消防處個案紀錄(incident log),消防員10時57分接報一宗二級火警進入了太子站,消防員於11時18分匯報指「有約20人被捕,向警方確認傷者數目中」。該名見習救護主任於11時42分匯報正在前往現場點算傷者人數,4分鐘後再匯報約有10至15名傷者,要求派5隊急救隊到現場增援。

831遊行示威衝突,警方在太子站列車和月台內拘捕示威者,場面混亂。(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9月1日午夜12時01分,見習救護主任進一步匯報現場共發現9名傷者,包括有人頭部受傷、氣促及腳扭傷。14分鐘後,見習救護主任匯報站內傷者人數增至10人,並首次就傷勢評級,包括:

6名嚴重傷者(紅色)
2名普通傷者(黃色)
2名輕傷傷者(綠色)

而消防處9月19日記者會上,公開該10名傷者情況的紀錄:

1名呼吸困難男子(嚴重)
1名肋骨痛男子(嚴重)
2名呼吸困難女子(嚴重)
1名左足踝受傷男子(普通)
1名左腳扭傷男子(普通)
1名左肩受傷男子(輕傷)
1名暈眩男子(輕傷)

雖然消防處早在當晚11時05分啟動「涉及大量傷者的事故」機制(Multiple Casualties Incident),大批救傷車及救護員在站外候命,但救護員一直被港鐵站口警員以沒有傷者為由,阻止進入車站。至12時23分,多隊救護員在港鐵職員與消防員協助下,成功由E出口進入太子站,但進站後只處理過7名傷者。

根據消防處個案紀錄,凌晨1時02分,見習救護主任匯報確定共有7名傷者,包括:

頭部受傷男子(嚴重)
胸口痛男子(嚴重)
呼吸困難女子(嚴重)
頭部受傷男子(普通)
呼吸困難女子(普通)
左肩受傷男子(輕傷)
暈眩男子(輕傷)

個案紀錄又指,一名高級警司於凌晨1時07分表示會以列車將上述的3名嚴重、2名普通、2名輕傷傷者,運往荔枝角站,並指示救護車到荔枝角站A出口候命。5名受訪傷者憶述,他們每人獲2至3名救護員照顧。一名傷者表示,上擔架床後曾有一名身穿白色制服、未知是警察或救護員的男子大喊「7個,7個傷者」,又問照顧該傷者的救護員「是否總共7個?」救護員私下說「真搞笑,你們負責點算的,是你們告知我們要出多少人和車,竟然倒轉問我們。」隨後7名傷者先後在救護員陪同下乘電梯往上一層,並與其他被捕人士一同登上特別列車往荔枝角。

除了該救護員點算傷者的數目多次更改,同時在站內執勤的消防員亦計算到不同傷者人數。見習救護主任確認有10名傷者後不久,一名助理消防區長向控制中心匯報月台有9名傷者,其中2人頭部受傷及1人氣促,其餘傷者輕傷。見習救護主任於12時15分匯報有10名傷者,但同一分鐘一名救護總隊目向中心匯報,太子站E出口一名不知何等職級警員稱站內沒有傷者,阻止其他救護員進內。

831太子站傷者人數變化時序。(傳真社製圖)

警方當晚在太子站共拘捕52人,傳真社接觸其中47人了解當時站內情況,包括其中5名送院傷者。綜合多人憶述,在警方控制場面後,曾數次移動站內被捕人士,並要求他們面向牆壁。由見習救護主任11時36分進站,至多隊增援救護隊伍12時23分進站前,只有一人曾直接與見習救護主任接觸。

有一名受訪者表示,曾有一名身穿橙色螢光衣的救護員查問他有否受傷,並記錄其傷勢後離開,但往後時段未有再出現,他亦未有接受急救。另外一名被捕人士同樣在宣布拘捕前,聽到一名救護員經過其身處位置時,低聲說「最後機會說身體不適要去醫院了」。其餘的受訪被捕人士均表示,從未見過任何救護員出現在站內。5名受訪傷者亦表示,只接受過身穿黃金戰衣的消防員急救,並未接觸過見習救護主任。

根據消防處的資料,消防員接報二級火警到場後未發現火警,但在月台見到不少傷者,改為協助傷者急救。綜合各被捕人士的說法,一名藍色上衣、身形肥胖男子曾一度暈倒,接受警員心外壓急救甦醒後,隨即有約4至5名消防員到達。消防員除了協助該肥胖男子檢測生命體徵外,亦有叫一名恐慌症發作男子慢慢呼吸、為一名綠色上衣男子包紥頭部、查問被捕人士有否不適、照顧兩名哮喘病發女子等。

調查亦顯示,曾經表示身體受傷或身體不適的人數,遠超過離開荔枝角站即時送院的7人。 連同上述曾遇見橙色螢光衣救護員的被捕人士,至少10人表示曾在站內向警員、消防員或救護員表示受傷或不適,包括一名同時頭暈作嘔及扭傷腳的女子3次表示要見醫生、一名男子腳部扭傷先後向消防員及警員求助等(詳見下表),惟全部未獲檢查或急救。

傳真社報道指,發現7名傷者送院時的傷勢紀錄,與初時見習救護主任匯報10名傷者時有別。(傳真社製圖)

傷勢評級前後不一

傳真社記者進一步以「10人變7人」兩個時段的傷者傷勢作比較,7名傷者送院時的傷勢紀錄,與初時見習救護主任匯報10名傷者時有別。初時6名嚴重傷者中有兩人頭部受傷,但送院時兩名頭部受傷人士一名屬嚴重,一名屬普通。「10名傷者」時有3名嚴重傷者報稱呼吸困難,但送院時「呼吸困難」只有兩人,一人屬嚴重,一人屬普通,另有一名嚴重傷者為「胸痛」,調查後相信是一名之前被評為呼吸困難的傷者。

比對傷勢紀錄,3名「消失的傷者」為1名肋骨痛男子、1名左足踝受傷男子及1名左腳扭傷男子。傳真社訪問的被捕人士中,至少5人曾表示腳部受傷,未知會否為初時被計算在內的「消失的傷者」,而成功接觸及訪問的47名人士中,沒有人曾表示肋骨痛。消防處回覆查詢時表示,8月31日晚上11時30分至9月2日,消防處救護車共將26名傷病者從葵涌警署送往各間醫院,其中有1人報稱肋骨痛,但未有確認是否太子站被捕人士。

傳真社報道指,10名被捕人士太子站內不適/受傷未即時送院。(傳真社製圖)

事後消防處在9月12日記者會解釋,831當晚只有 見習救護主任 在站內,而他沒有帶備檢傷分類卡在身,以掛在傷者身上作識別,令點算傷者數目出現困難。傳真社向消防處查詢見習救護主任進站後是否親自點算傷者數目、為傷者評級、治理傷者等,消防處回覆指,當晚見習救護主任進入太子站後,沿扶手電梯直達L3層,途中並無停留在L2層,抵達L3層後親自向月台的被捕人士進行詢問並作快速初步檢查,再以紙筆作記錄。回覆又指,由於月台上已有消防員替部份傷者進行治理,見習救護主任當時只集中點算傷者數目,並進行分流評級,消防處未有提及見習救護主任有否親自治理傷者。

至於聖約翰救傷隊回覆傳真社指,截至當晚12時26分,共有4輛聖約翰救護車在太子站候命,至1時03分接獲市民求助後,調派了其中一輛救護車前往茘枝角站,聖約翰人員曾接觸6名報稱受驚患者,均無需送院。聖約翰救傷隊未有接觸過任何太子站的傷者。

+12

目擊者經歷互相比較核證

傳真社報道指,為重組「831太子站」事件,傳真社收集各界當晚17段、合共約17小時的片段,以及記者拍攝的相片,逐一查看,按被捕人士的外貌及衣著,點算出站內不同位置的被捕人數。

同時從多個渠道嘗試接觸52名被捕人士,包括於社交平台聯絡曾公開報平安的被捕人士、被捕人士或律師轉介、報到日在警署外等候被捕人士等,結果成功找到其中47人做訪問。

訪問先按被訪者講述的時間、位置、打扮和動作等客觀事實,比對片段及相片確認他們的身份,再了詳細了解各人被捕後在太子站內身處的位置、移動路線,及目擊各樣事情發生的時序作記錄,之後再將不同人士的說法與其他受訪者作比較。最終採納作為報道的內容,全部是當時現場逾半被捕人士目擊或親身經歷。另外,根據法律意見及保護受訪人士的原則,部分資料及對被捕人士的描述未能完全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