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工程處料極端天氣趨常見 將研究山泥傾瀉預警措施

撰文:黃偉倫
出版:更新:

受全球暖化影響下,不少專家預料極端天氣將愈趨常見,應防患未然。土力工程處早年研發出山泥傾瀉指數,以反映暴雨引發山泥傾瀉的風險。處長潘偉強表示,雖然近10年香港未有特大暴雨,山泥傾瀉指數未到甚高或極高的水平,不過預料未來將有極端天氣來臨,不能掉以輕心,期望指數未來可作預警。
潘偉強又指,雖然2018年的超強颱風山竹對社會造成不少影響,不過由於當時雨量未算特別大,故指數所顯示的山泥傾瀉風險未達甚高及極高的水平。他表示,自1985年至今,指數最高的一次為2008年6月的大嶼山特大暴雨,最終有2人身亡。

2008年6月大嶼山發生特大暴雨,大澳新村出現山泥傾瀉。(土力工程處提供)

土力工程處平均每年接獲300宗山泥傾瀉報告,大部分由暴雨引發。該處處長潘偉強表示,處方根據過去24小時的雨量分布、降雨範圍和斜波分布狀況,制定山泥傾瀉指數。他續稱,去年10月起,指數一般在取消山泥傾瀉警告後,便即時於土力工程處的網頁發布,形容指數就如計算地震的級數,在暴雨後反映暴雨引發山泥傾瀉的風險。

潘偉強指出,指數沒有上限,高於100的風險為極高,自1985年起,共有3次相關紀錄,每次都有人身亡,其中指數最高的一次為2008年6月大嶼山的特大暴雨,發生逾2,500宗天然山坡山泥傾瀉,2人死亡,指數高達126;其次為2005年8月的暴雨,芙蓉山村有1人逝世,指數為106;第三次為1994年引致觀龍樓一幅護土牆倒塌的暴雨,指數達103,5人死亡。

潘偉強指,2008年6月,大嶼山下起特大暴雨。(黃偉倫攝)

潘偉強續指,指數10以下的風險為低;10至50為高,1985年至今共74宗;51至100為甚高,一共8宗。他表示,雖然2018年的超強颱風山竹嚴重影響社會,交通更大癱瘓,不過當時「風好大,但雨就唔係好大」,故指數僅為24,形容「唔係7級地震嚟,只係4、5級」。

不過指數現時於山泥傾瀉警告取消後才公布,潘偉強表示,指數確實並非用作警告,正研究如何達到預警用途,早前已委託科技大學作相關研究,不過未有具體時間表。他表示,希望公眾先了解指數,而且亦要研究有何安全措施配合,方向達到預警。

1985年至今,曾下起三場指數逾100的暴雨。(土力工程處提供)

展望將來,潘偉強表示,雖然近10年沒有特大暴雨,不過以大趨勢而言,將有更多極端天氣,並舉例指,2018年日本西部發生特大暴雨,逾200人死亡,當局呼籲800萬人疏散,認為現時需居安思危。他又稱,愈多山坡的地方愈高危,並強調單靠政府鞏固斜坡,不能完全阻止山泥傾瀉,提醒市民亦要提高警覺。該處提醒,在暴雨或山泥傾瀉警告生效時,應留在家中或安全地方,假如居所鄰近斜坡,應留在房屋較高的樓層;在戶外時,則應避免留在斜坡下。

展望將來,潘偉強表示,雖然近10年沒有特大暴雨,不過以大趨勢而言,現時需居安思危。(黃偉倫攝)